《颜氏家训》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 第9-15页 |
第一节 颜之推的生平 | 第9-11页 |
第二节 《颜氏家训》的写作原因 | 第11-15页 |
一、社会背景 | 第11-12页 |
二、家学传承 | 第12-13页 |
三、家训文本化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颜氏家训》的成书、体例及流传 | 第15-23页 |
第一节 《颜氏家训》的成书 | 第15-19页 |
第二节 《颜氏家训》的体例 | 第19-21页 |
第三节 《颜氏家训》的流传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颜氏家训》的思想内容 | 第23-53页 |
第一节 “述立身治家之法”的家教思想 | 第24-33页 |
一、立身之法 | 第24-29页 |
二、治家之道 | 第29-33页 |
第二节 “辨正时俗之谬”的批判思想 | 第33-40页 |
一、对士风的批判 | 第33-35页 |
二、对学风的批判 | 第35-36页 |
三、对风俗的批判 | 第36-40页 |
第三节 “文章原出五经”的文学思想 | 第40-44页 |
一、文章原出五经 | 第40-41页 |
二、经世致用 | 第41-42页 |
三、文人的德行 | 第42-44页 |
第四节 “三世之事,信而有征”的佛教思想 | 第44-49页 |
一、对道教的态度 | 第44-46页 |
二、对佛教的态度 | 第46-49页 |
第五节 “并须两存”的美学思想 | 第49-53页 |
一、中和美与文学 | 第49-50页 |
二、中和美与人生 | 第50-53页 |
第四章 《颜氏家训》的价值 | 第53-69页 |
第一节 文献学价值 | 第53-59页 |
一、语音变异说 | 第53-55页 |
二、校勘方法的运用 | 第55-59页 |
第二节 史料学价值 | 第59-63页 |
一、再现南北朝士族衰亡的史实 | 第59-61页 |
二、补证南北朝诸史人物 | 第61-63页 |
第三节 民俗学价值 | 第63-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相关论文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