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 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 ·国内的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国外的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 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探讨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18-27页 |
| 1 民营企业的内涵 | 第18-19页 |
| 2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19-27页 |
|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9-20页 |
|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 第20-23页 |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3-24页 |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其现状 | 第27-34页 |
| 1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27-30页 |
| ·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29-30页 |
| 2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 第30-32页 |
| ·经济总量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 第30页 |
|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第30-31页 |
| ·经营领域不断拓展 | 第31页 |
| ·优势产业正在崛起 | 第31-32页 |
| 3 民营企业发展对衡阳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32-34页 |
| ·拉动经济发展 | 第32页 |
| ·吸纳城乡就业 | 第32-33页 |
| ·繁荣城乡市场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34-44页 |
| 1 SWOT分析法及其应用 | 第34-36页 |
| ·SWOT分析法的概念 | 第34页 |
| ·SWOT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 第34-36页 |
| ·SWOT分析法的应用 | 第36页 |
| 2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第36-39页 |
|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 第36-38页 |
|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 第38-39页 |
| 3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 第39-44页 |
|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 第39-41页 |
| ·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威胁(Threats) | 第41-44页 |
| 第五章 推进衡阳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 第44-58页 |
| 1 合理定位市场,确立有效的发展战略 | 第44-47页 |
| ·市场定位:从资源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转化 | 第44-45页 |
| ·产业定位: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举 | 第45-46页 |
| ·行业选择:拓宽经营范围,鼓励跨行业经营 | 第46-47页 |
| 2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群集化发展 | 第47-51页 |
| ·突出区域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 第47-48页 |
| ·推进企业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 | 第48-51页 |
| 3 多向度创新,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51-54页 |
| ·观念创新 | 第51-52页 |
| ·体制创新 | 第52-53页 |
| ·管理的改进和创新 | 第53页 |
| ·技术创新 | 第53-54页 |
| 4 实施名牌战略,引进、培育民企品牌 | 第54-55页 |
| ·精心培育名牌 | 第54-55页 |
| ·营造有利于创立品牌的环境土壤 | 第55页 |
| ·引进品牌 | 第55页 |
| 5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 第55-57页 |
| ·优化政务环境 | 第55-56页 |
| ·放宽民间投资领域 | 第56页 |
| ·拓宽融资渠道 | 第56-57页 |
| 6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57-58页 |
| ·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 第57页 |
|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