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解析 | 第10-17页 |
(一) 费尔巴哈人的“自然本质”思想 | 第10-12页 |
(二) 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 | 第12-14页 |
(三)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异化”的思想 | 第14-17页 |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 | 第17-27页 |
(一)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代替了费尔巴哈抽象的“自然人” | 第17-19页 |
(二) 马克思用“劳动”克服了费尔巴哈抽象的“类本质”概念 | 第19-21页 |
(三) 马克思以“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摒弃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抽象理解 | 第21-24页 |
(四) 马克思理解人的本质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 第24-27页 |
三、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理念 | 第27-33页 |
(一) “类”是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 | 第27-29页 |
(二) 市场经济与人的“类本质”的发展 | 第29-30页 |
(三) 人的“类本质”呼唤哲学的个性化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