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镶嵌艺术及现代化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社会需求 | 第9页 |
·家具镶嵌生产企业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 第10-12页 |
·他山之石——其他传统装饰手法的对比与衬托 | 第10页 |
·古为今用——中国传统家具镶嵌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10-11页 |
·新技术——CAD/CAM在家具镶嵌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 | 第12-16页 |
·中国家具镶嵌艺术与技术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研究家具镶嵌的必要性 | 第13页 |
·研究方法、意义和创新 | 第13-16页 |
2 镶嵌装饰概述 | 第16-23页 |
·镶嵌装饰与其他装饰效果的比较 | 第16-21页 |
·镶嵌与烙画 | 第16页 |
·镶嵌与漆饰 | 第16-17页 |
·镶嵌与雕刻 | 第17-19页 |
·镶嵌与薄木拼花 | 第19-21页 |
·镶嵌装饰的概念 | 第21页 |
·镶嵌装饰的优异性及艺术性 | 第21-23页 |
·优异性 | 第21-22页 |
·艺术性 | 第22-23页 |
3 镶嵌常见原材料的类型及特性 | 第23-31页 |
·木材 | 第23-24页 |
·石材 | 第24-25页 |
·天然石材 | 第24-25页 |
·人造石材 | 第25页 |
·金属 | 第25-26页 |
·骨材 | 第26-27页 |
·贝壳 | 第27-28页 |
·其他材料 | 第28-29页 |
·由材料体现出的镶嵌装饰艺术性 | 第29-31页 |
4 镶嵌装饰图案的美学法则 | 第31-39页 |
·构图的基本法则及艺术性 | 第31-35页 |
·中心式构图 | 第31-32页 |
·对称式构图 | 第32页 |
·均衡式构图 | 第32-34页 |
·构图的艺术性 | 第34-35页 |
·色彩应用 | 第35-39页 |
·色彩在家具镶嵌装饰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家具镶嵌选材时的色彩要求 | 第36-39页 |
5 镶嵌装饰图案题材及其文化内涵 | 第39-49页 |
·中华传统审美文化 | 第39-41页 |
·中华传统审美文化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 第39-40页 |
·社会意识形态对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礼教”对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影响 | 第41页 |
·镶嵌装饰题材分析 | 第41-45页 |
·动物题材 | 第41-44页 |
·花卉植物 | 第44-45页 |
·文化内涵 | 第45-49页 |
·吉祥意义 | 第45-46页 |
·社会意义 | 第46-47页 |
·教育意义 | 第47-49页 |
6 镶嵌装饰生产技术 | 第49-55页 |
·镶嵌生产应考虑的技术因素 | 第49页 |
·镶嵌工艺类型 | 第49-51页 |
·平嵌 | 第49-50页 |
·高嵌 | 第50页 |
·百宝嵌 | 第50-51页 |
·典型手工镶嵌工艺 | 第51-53页 |
·常用手工镶嵌工具 | 第51-52页 |
·实木镶嵌 | 第52页 |
·骨嵌 | 第52-53页 |
·机械镶嵌 | 第53-55页 |
7 CAD/CAM技术在传统家具镶嵌装饰中的应用 | 第55-63页 |
·CAD/CAM技术 | 第55-57页 |
·CAD/CAM技术发展历史 | 第55-56页 |
·CAD/CAM技术 | 第56-57页 |
·CAD/CAM技术在家具镶嵌装饰中的应用 | 第57-63页 |
·功能应用 | 第57-58页 |
·确定加工工艺路线的原则 | 第58页 |
·确定刀具及切削用量 | 第58页 |
·定义刀具轨迹基本参数 | 第58页 |
·刀具切削方式 | 第58-60页 |
·刀具补偿 | 第60-61页 |
·后置处理 | 第61-63页 |
8 家具镶嵌装饰仿真加工 | 第63-72页 |
·仿真加工构想 | 第63-65页 |
·仿真原理 | 第63-64页 |
·仿真加工特点 | 第64页 |
·仿真加工过程 | 第64-65页 |
·家具镶嵌装饰仿真加工的意义 | 第65页 |
·家具镶嵌仿真加工实例 | 第65-72页 |
·镶嵌装饰图案CAD绘制过程 | 第65-66页 |
·镶嵌装饰图案CAM仿真加工过程 | 第66-69页 |
·最终镶嵌效果 | 第69-70页 |
·相应NC代码 | 第70-72页 |
9 结论和展望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