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引言 | 第8页 |
·国内外现有研究水平 | 第8-11页 |
·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8-9页 |
·国内的研究水平 | 第9-11页 |
·基于车轮单维力测量的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第9-10页 |
·基于车轮多维力测量的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第10-11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1-13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汽车道路试验方案研究 | 第14-23页 |
·国家汽车道路试验的部分试验内容与相关标准 | 第14-17页 |
·汽车制动防抱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第14页 |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 第14-15页 |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 | 第15-16页 |
·汽车滑行试验 | 第16页 |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 | 第16-17页 |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 | 第17页 |
·车辆安全性能评价相关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 | 第17-18页 |
·试验实测物理量汇总及相应传感器选型 | 第18-22页 |
·车轮多维力测量传感器选型 | 第18-20页 |
·弹性体结构设计 | 第19页 |
·耦合器设计 | 第19-20页 |
·车身姿态与轨迹测量传感器选型 | 第20-21页 |
·车速传感器选型 | 第21页 |
·踏板力传感器选型 | 第21页 |
·管路压力传感器选型 | 第21-22页 |
·制动蹄片温度传感器选型 | 第22页 |
·方向盘力角测量传感器选型 | 第22页 |
·本章小节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23-36页 |
·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硬件设计 | 第23-32页 |
·系统硬件总体方案 | 第23页 |
·系统通讯总线设计 | 第23-24页 |
·主通讯控制卡设计 | 第24-27页 |
·车身姿态轨迹测量卡设计 | 第27-29页 |
·六维轮力测量卡设计 | 第29-30页 |
·车速测量卡设计 | 第30-31页 |
·踏板力/管路压力测量卡设计 | 第31-32页 |
·蹄片温度测量卡设计 | 第32页 |
·汽车道路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软件设计 | 第32-35页 |
·系统软件总体方案 | 第32页 |
·数据采集控制软件设计 | 第32-33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设计 | 第33-35页 |
·软件模块功能划分 | 第33-34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34-35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流程 | 第35页 |
·本章小节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汽车道路试验相关理论研究 | 第36-52页 |
·车轮力传感器测量信号处理 | 第36-38页 |
·车轮力传感器信号输出 | 第36-37页 |
·汽车车轮定义力与传感器定义力的关系 | 第37-38页 |
·车身姿态与轨迹测量信号处理 | 第38-43页 |
·捷联惯性测量系统数据处理 | 第38-43页 |
·基本坐标系和车体姿态角的确定 | 第38-39页 |
·静基座下初始航向角和初始位置的确定 | 第39页 |
·基于四元数法车体姿态角计算 | 第39-42页 |
·速度计算 | 第42页 |
·位置计算 | 第42-43页 |
·试验数据滤波方法研究 | 第43-51页 |
·试验数据预处理 | 第43-44页 |
·基于小波分析技术的测试信号处理 | 第44-51页 |
·小波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 第44-45页 |
·多分辨率分析 | 第45-46页 |
·常用正交小波函数介绍 | 第46-48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48-51页 |
·本章小节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汽车道路试验系统搭建与数据分析 | 第52-58页 |
·试验系统的搭建及试验过程描述 | 第52-53页 |
·试验系统搭建 | 第52页 |
·试验过程描述 | 第52-53页 |
·各种道路试验及数据分析 | 第53-57页 |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 | 第53-56页 |
·制动距离测量 | 第54页 |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测量 | 第54-55页 |
·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ε的测量 | 第55-56页 |
·车轮滑移率的测量 | 第56页 |
·汽车滑行试验 | 第56-57页 |
·本章小节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1页 |
硕士期间获得专利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