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disease)发生新规律研究与防治技术集成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引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第一章 传毒媒介灰飞虱生物学特性 | 第9-11页 |
1 灰飞虱周年生活史 | 第9页 |
2 灰飞虱带毒率检测 | 第9页 |
3 灰飞虱传毒过程和特点 | 第9-11页 |
第二章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 流行分布 | 第11页 |
2 症状特点 | 第11页 |
3 寄主范围 | 第11-12页 |
4 暴发原因 | 第12页 |
5 病害损失 | 第12页 |
6 品种特性 | 第12-13页 |
7 控制措施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32页 |
第一章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 第14-2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页 |
·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系统观察 | 第14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14-19页 |
·灰飞虱生物学特性 | 第14页 |
·灰飞虱发生规律 | 第14-15页 |
·气候对灰飞虱发生的影响 | 第15-16页 |
·机插稻与手栽稻灰飞虱虫量消长差异 | 第16页 |
·手栽稻条纹叶枯病流行规律 | 第16页 |
·手栽稻条纹叶枯病生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机插稻与手栽稻条纹叶枯病发病情况比较 | 第17-19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技术集成 | 第20-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栽培控病技术——农业措施 | 第20-21页 |
·几种栽培方式水稻条纹叶枯病比较 | 第20页 |
·水稻不同播栽期条纹叶枯病比较 | 第20页 |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品种资源比较试验 | 第20-21页 |
·化学防治技术——应急措施 | 第21-24页 |
·冬前防治越冬灰飞虱试验 | 第21-22页 |
·麦田防治灰飞虱试验 | 第22页 |
·浸种防治条纹叶枯病试验 | 第22-23页 |
·秧田防治灰飞虱适期试验 | 第23页 |
·秧田不同药剂筛选试验 | 第23页 |
·水稻本田防治三代灰飞虱试验 | 第23-24页 |
·其它技术——辅助措施 | 第24页 |
·病毒钝化剂应用试验 | 第24页 |
·清洁田园试验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栽培控病技术——农业措施 | 第24-26页 |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影响 | 第25页 |
·不同播期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影响 | 第25页 |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品种资源筛选 | 第25-26页 |
·化学防治技术——应急措施 | 第26-29页 |
·冬前防治越冬灰飞虱效果 | 第26-27页 |
·麦田防治一代灰飞虱效果 | 第27页 |
·药剂种子处理技术 | 第27-28页 |
·秧田防治灰飞虱适期 | 第28页 |
·秧田不同药剂筛选结果 | 第28页 |
·大田防治三代灰飞虱若虫效果 | 第28-29页 |
·其它技术——辅助措施 | 第29-31页 |
·覆盖物物理防治技术 | 第29-30页 |
·病毒钝化剂使用技术 | 第30页 |
·清洁田园作用 | 第30页 |
·加强病田管理 | 第30-3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1-32页 |
全文总结 | 第32-33页 |
附录 | 第33-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