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概述 | 第13-24页 |
(一)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涵义 | 第13-14页 |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与相关制度之辨析 | 第14-16页 |
1.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与国家刑事赔偿 | 第14-15页 |
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与犯罪赔偿制度 | 第15页 |
3.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与社会救助制度 | 第15-16页 |
(三)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立法现状 | 第16-24页 |
1.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6-18页 |
2. 相关国家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实践 | 第18-24页 |
二、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4-35页 |
(一)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 第24-28页 |
1.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现状 | 第24-25页 |
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立法的现实意义 | 第25-28页 |
(二)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行性 | 第28-35页 |
1. 具有可供借鉴的国外相关立法经验 | 第28页 |
2. 具备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3. 具备实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经济实力 | 第32-33页 |
4. 具备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实践基础 | 第33-35页 |
三、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35-41页 |
(一) 法律经济学概说 | 第35-36页 |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之成本分析 | 第36-37页 |
1. 设计成本 | 第36页 |
2. 发展成本 | 第36-37页 |
3. 执行成本 | 第37页 |
4. 机会成本 | 第37页 |
(三)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之其他收益分析 | 第37-40页 |
1. 为轻刑化改革创造条件 | 第38页 |
2. 推进恢复性司法 | 第38-39页 |
3. 利于刑事和解制度的贯彻实施 | 第39-40页 |
(四)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成本收益之权衡 | 第40-41页 |
四、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设想 | 第41-49页 |
(一)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应采取的立法模式 | 第41-42页 |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1. 公平正义原则 | 第42页 |
2. 及时性补偿原则 | 第42页 |
3. 限制性补偿原则 | 第42-43页 |
4. 补充性补偿原则 | 第43页 |
(三)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43-49页 |
1. 补偿对象和范围 | 第43-44页 |
2. 补偿方式与标准 | 第44-45页 |
3. 补偿资金的来源 | 第45-46页 |
4. 补偿机构的设立 | 第46页 |
5. 补偿程序的设计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