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铝、钛微弧氧化工艺及机理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7页
   ·微弧氧化技术的产生第10-11页
   ·微弧氧化技术发展简史第11-12页
   ·技术机理发展过程第12-14页
   ·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制备及结构第14-21页
     ·微弧氧化的生成条件第14-16页
     ·影响制备的因素第16-18页
     ·膜层的制备方法第18-20页
     ·微弧氧化膜层的组织结构特点第20-21页
   ·与阳极氧化的比较第21-23页
     ·阳极氧化技术的特点第21页
     ·阳极氧化膜的形成及膜的结构第21-22页
     ·微弧氧化与阳极氧化的区别与联系第22-23页
     ·微弧氧化与硬质阳极氧化的区别第23页
   ·应用第23-26页
     ·微弧氧化技术的优越性第23-24页
     ·应用领域第24-26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微弧氧化试验设备第27-31页
   ·试验装置图第27页
   ·电源第27-29页
     ·电源简介第28页
     ·电源原理图第28页
     ·电源技术参数第28页
     ·输入、输出电缆线的连接第28-29页
     ·注意事项第29页
   ·冷却设备第29页
   ·测试仪器及辅助试验器具第29-31页
     ·扫描电镜(SEM)第29-30页
     ·X射线衍射仪(XRD)第30页
     ·电导率仪第30页
     ·辅助实验设备第30-31页
第3章 铝及铝合金微弧氧化试验第31-57页
   ·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第31-35页
     ·试样材料及工艺流程第31页
     ·陶瓷膜制备的影响因素第31-33页
     ·微弧氧化过程及现象第33-35页
   ·陶瓷膜形成过程的探讨第35-38页
     ·等离子体的概念及氧等离子体的来源第35页
     ·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形成第35-38页
   ·微弧氧化的反应机理描述第38-39页
   ·微弧氧化膜的X衍射相结构分析和表面形貌观察第39-40页
   ·电解质溶液体系对微弧氧化膜的影响第40-43页
     ·硅酸钠、碳酸钠体系第40-41页
     ·硼砂、磷酸氢二钠和硅酸钠、碳酸钠的复合体系第41-42页
     ·XRD衍射分析第42-43页
   ·电解液中电导率的影响第43-48页
     ·引言第43-44页
     ·试验设计第44-45页
     ·电导率对微弧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45-46页
     ·电导率对微弧氧化膜相结构的影响第46-48页
   ·微弧氧化时间的影响第48-51页
     ·微弧氧化时间对膜层厚度的影响第48-49页
     ·微弧氧化时间对膜层相结构的影响第49-50页
     ·氧化时间对微弧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0-51页
   ·Na_2WO_4在Na_2CO_3、Na_2SiO_3电解液体系中对铝微弧氧化的影响第51-54页
   ·微弧氧化膜摩擦磨损实验第54-55页
     ·实验设计第54-55页
     ·摩擦磨损表面形貌观察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钛及其合金的微弧氧化试验第57-67页
   ·试验材料第57页
   ·不同电解质溶液对微弧氧化膜的影响第57-62页
     ·二氧化钛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第57页
     ·酸性电解质溶液—H_3PO_4+NaH_2PO_4第57-59页
     ·近中性电解液—NH_4F+NH_4H_2PO_4+KBF_4第59-60页
     ·弱碱性电解液—Na_2SiO_3+Na_2CO_3第60-62页
   ·添加剂对微弧氧化膜的影响第62-64页
   ·氧化时间对微弧氧化膜的影响第64-66页
     ·试验设计第64页
     ·氧化时间对微弧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研究生履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行卡产业的价格结构研究
下一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