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语音增强的目的及应用背景 | 第9-10页 |
·语音增强发展概况及其方法简述 | 第10-11页 |
·语音和噪声的主要特性 | 第11-12页 |
·语音信号的主要特性 | 第11-12页 |
·噪声的分类及主要特性 | 第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语音增强方法综述 | 第14-23页 |
·参数方法 | 第14-17页 |
·梳状滤波器法 | 第14页 |
·维纳滤波器法 | 第14-16页 |
·卡尔曼滤波器法 | 第16-17页 |
·非参数方法 | 第17-21页 |
·自适应噪声对消算法 | 第17-19页 |
·谱相减算法 | 第19-21页 |
·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其它方法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双麦克风的联合语音增强算法 | 第23-38页 |
·联合语音增强算法概述 | 第23-24页 |
·麦克风的方向性和背景噪声特性的假设分析 | 第24-25页 |
·预处理 | 第25-29页 |
·差分滤波与信号重建 | 第25-26页 |
·语音重建系统的改进 | 第26-28页 |
·信号抽取 | 第28-29页 |
·噪声抑制 | 第29-34页 |
·静音增强 | 第29-30页 |
·VAD判决 | 第30-32页 |
·噪声抑制 | 第32-34页 |
·算法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34-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语音增强改进算法的DSP实现 | 第38-48页 |
·DSP概述 | 第38-39页 |
·DSP系统开发流程 | 第39-40页 |
·DSP的选择及集成开发环境CCS | 第40-41页 |
·TMS320VC5509DSK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40-41页 |
·DSP集成开发环境CCS概述 | 第41页 |
·DSP算法的实现 | 第41-45页 |
·程序代码的定点化处理 | 第42-43页 |
·程序代码的优化 | 第43-44页 |
·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 | 第44-45页 |
·DSP算法的软件仿真与硬件仿真测试 | 第45-47页 |
·软件模拟仿真测试 | 第45-46页 |
·硬件模拟仿真测试 | 第46-47页 |
·硬件实时仿真测试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65页 |
·外围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2页 |
·语音采集通道设计 | 第48-50页 |
·数据的A/D与D/A转换通道设计 | 第50-51页 |
·系统输出接口设计 | 第51-52页 |
·TLV320AIC23B与DSP的接口配置 | 第52-56页 |
·TLV320AIC23B与DSP的控制接口配置 | 第52-54页 |
·TLV320AIC23B与DSP的数据接口配置 | 第54-55页 |
·TLV320AIC23B与DSP接口配置的实现 | 第55-56页 |
·McBSP和DMA控制器的配置 | 第56-61页 |
·McBSP的配置与实现 | 第56-58页 |
·DMA控制器的配置与实现 | 第58-61页 |
·硬件系统的上电程序加载 | 第61-62页 |
·硬件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A TMS320VC5509DSP系统部分电路原理图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