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复方丹参配伍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药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40页
   ·引言第12-13页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第13-23页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含义和意义第14页
     ·配伍规律的理论研究第14-15页
     ·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第15-19页
       ·配伍规律的药理学研究第15-17页
       ·配伍规律的化学研究第17-19页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方法第19-22页
       ·全方研究第20页
       ·拆方研究第20-22页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思路第22-23页
   ·复方丹参的研究概况第23-27页
     ·复方丹参按配伍原则的解析第23页
     ·复方丹参各组方药物的研究概况第23-27页
       ·丹参的研究概况第23-24页
       ·三七的研究概况第24-26页
       ·复方丹参的研究概况第26-27页
   ·HPLC 及HPLC-MS 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第27-29页
     ·HPLC 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第27-28页
     ·HPLC-MS 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第28-29页
   ·本课题的提出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40页
第二章 复方丹参配伍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第40-61页
   ·引言第40-41页
   ·实验部分第41-43页
     ·仪器、试剂与材料第41-42页
     ·样品制备第42页
     ·色谱分离第42-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9页
     ·三七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3-47页
       ·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3-44页
       ·色谱指纹谱评价三七药材道地性第44-47页
     ·丹参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7-50页
       ·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7页
       ·色谱指纹谱评价丹参药材道地性第47-50页
     ·丹参、三七配伍前后统一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0-55页
       ·HPLC 统一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0页
       ·HPLC 统一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考察第50-55页
     ·丹参、三七合煎液中各峰归属第55-57页
     ·丹参三七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第57-59页
   ·小结第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第三章 复方丹参配伍的药理研究第61-87页
   ·引言第61-62页
   ·实验部分第62-66页
     ·仪器与试剂第62-63页
     ·样品的提取及制备第63-64页
       ·丹参三七不同配伍比例样品的提取及制备第63页
       ·丹参不同极性组分样品的提取及制备第63页
       ·三七不同极性组分样品的提取及制备第63-64页
     ·样品的HPLC 分析第64页
       ·丹参不同极性组分样品的分析第64页
       ·三七不同极性组分样品的分析第64页
     ·样品的活性测试第64-66页
       ·HUVECs 的培养第64页
       ·HUVECs 的鉴定第64-65页
       ·给药方法第65页
       ·内皮细胞H/R 模型的复制和实验分组第65页
       ·MTT 比色法测定第65-66页
       ·LDH 漏出率的测定第66页
       ·数据处理第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83页
     ·样品的HPLC 分析第66-68页
       ·丹参不同极性组分样品的分析第66-67页
       ·三七不同极性组分样品的分析第67-68页
     ·细胞类型、模型及药效指标的选择第68-70页
     ·HUVEC 的培养和鉴定第70-72页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第70-72页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第72页
     ·H/R 损伤模型的建立第72-74页
     ·丹参-三七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对H第74-78页
       ·丹参-三七药对不同配伍比例药的药物浓度对HUVECs 存活率的影响第74-75页
       ·丹参-三七不同质量比配伍对 H/R 损伤 HUVECs 的 LDH漏出率的影响第75-78页
     ·丹参不同组分对H/R 损伤的HUVECs 的保护作用第78-80页
       ·丹参不同组分药物浓度对HUVECs 存活率的影响第78-79页
       ·丹参不同组分药物浓度对 H/R 损伤 HUVECs 的 LDH 漏出率的影响第79-80页
     ·三七不同组分对H/R 损伤HUVECs 的保护作用第80-82页
       ·三七不同组分药物浓度对HUVECs 存活率的影响第80-81页
       ·三七不同组分药物浓度对 H/R 损伤 HUVECs 的 LDH 漏出率的影响第81-82页
     ·丹参、三七有效组分组合药对H第82-83页
   ·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第四章 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第87-120页
   ·引言第87-88页
   ·实验部分第88-91页
     ·仪器与试剂第88-89页
     ·实验条件第89-90页
       ·液相色谱条件第89-90页
       ·质谱条件第90页
     ·样品制备第90-91页
   ·结果和讨论第91-115页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HPLC-ESI-MS/MS 研究第91-106页
       ·酚酸类成分HPLC-ESI-MS 的研究第91-93页
       ·单聚酚酸类成分HPLC-ESI-MS~2 的研究第93-94页
       ·多聚酚酸类成分HPLC-ESI-MS~2 的研究第94-95页
       ·紫草酸和紫草酸B 可能的裂解途径第95-98页
       ·丹参水溶性提取物的HPLC-ESI-MS/MS 分析第98-105页
       ·碎片离子丰度分析第105-106页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HPLC-APCI-MS/MS 研究第106-115页
       ·标准品的HPLC-APCI-MS 分析第106-107页
       ·标准品的HPLC-APCI-MS~2 分析第107-110页
       ·丹参中脂溶性提取物的HPLC-APCI-MS/ MS 分析第110-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第五章 三七中皂甙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第120-144页
   ·引言第120-121页
   ·实验部分第121-124页
     ·仪器与试剂第121-123页
     ·实验条件第123-124页
       ·液相色谱条件第123-124页
       ·质谱条件第124页
     ·样品制备第124页
   ·结果与讨论第124-139页
     ·ESI 质谱条件对三七皂甙[M+Na]~+ 和[M-H]-离子强度的影响第124-125页
     ·三七皂甙标准品的HPLC-ESI-MS 分析第125-129页
     ·三七皂甙标准品的HPLC-ESI-MS~2 分析第129-132页
     ·三七提取物的HPLC-ESI-MS/MS 分析第132-139页
   ·小结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4页
第六章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液相色谱保留参数规律和峰形参数规律的初步研究第144-167页
   ·引言第144-145页
   ·方法与技术第145-148页
     ·液相色谱保留值方程第145-146页
     ·系统延迟与柱内延迟第146页
     ·a、c 参数获取的方法第146页
     ·保留时间预测的方法第146-147页
     ·EMG 模型第147-148页
     ·自动拟合方法获取色谱峰形参数及其变化规律第148页
   ·实验部分第148-150页
     ·仪器与试剂第148-149页
     ·样品的制备第149页
     ·色谱条件第149页
     ·数据处理第149-150页
   ·结果与讨论第150-164页
     ·系统死时间与系统梯度延迟时间的测定第150-151页
     ·五次线性梯度的设计第151-154页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保留参数规律第154-158页
       ·五次线性梯度获取a、c 参数第154-155页
       ·a、c 关系考察第155-156页
       ·基于a、c 参数对保留时间的预测第156-158页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峰形参数及规律第158-164页
       ·色谱峰在G01-G05 梯度下的峰形参数规律第160-161页
       ·单一化合物在G01-G05 梯度下的峰形规律第161-163页
       ·相同聚合度化合物在G01-G05 梯度下的峰形参数规律第163-164页
   ·小结第164-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67页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第167-169页
致谢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有钢铁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的研究--以包头钢铁公司为例
下一篇:PRL-3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