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 | 第8-11页 |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财政危机促使分担机制进行创新 | 第8-9页 |
·居民实际承担能力较低要求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 第9页 |
·高校扩招导致高等学校资源紧张,培养能力受限 | 第9-10页 |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 第10-11页 |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发展 | 第11页 |
·高等教育成本分析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高等教育成本分析是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的必然要求 | 第11-12页 |
·高等教育成本分析是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据 | 第12页 |
·教育成本分析是确定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前提条件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以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和内容 | 第14-16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关于教育成本的研究 | 第16页 |
·关于教育收益的研究 | 第16-17页 |
·关于教育成本分担的研究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关于教育成本、收益的研究 | 第18-19页 |
·关于高等教育学费的研究 | 第19-21页 |
·关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 | 第21-23页 |
3 高等教育成本及分担机制分析 | 第23-31页 |
·高等教育成本的概念及范畴 | 第23-26页 |
·教育成本的概念 | 第23页 |
·高等教育成本的范畴 | 第23-26页 |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主体及机制 | 第26-30页 |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两个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 | 第27-29页 |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高等教育效益计量的模型研究 | 第31-36页 |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模型 | 第31-34页 |
·高等教育的国家收益分析模型 | 第31-33页 |
·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分析模型 | 第33-34页 |
·修改后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 第34-35页 |
·用于国家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在收益率模型 | 第34-35页 |
·用于个人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在收益率模型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5 高等教育成本收益实证分析 | 第36-46页 |
·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成本收益分析 | 第36-40页 |
·数据来源说明 | 第36页 |
·高等教育个人成本估算 | 第36-39页 |
·高等教育个人收益估算 | 第39页 |
·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估算 | 第39-40页 |
·高等教育投资的国家成本收益分析 | 第40-43页 |
·高等教育国家成本估算 | 第40-41页 |
·高等教育国家收益估算 | 第41-42页 |
·高等教育的国家收益率估算 | 第42-43页 |
·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比较 | 第43-45页 |
·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国际比较 | 第43-44页 |
·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国内研究成果比较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构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 第46-52页 |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现状分析 | 第46-48页 |
·我国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现状分析 | 第46-47页 |
·我国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现状分析 | 第47页 |
·高校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现状分析 | 第47-48页 |
·企业及社会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现状分析 | 第48页 |
·构建成本分担机制的建议 | 第48-51页 |
·继续扩大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供给 | 第48-49页 |
·减轻个人成本负担,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 第49-50页 |
·鼓励企业和社会的捐赠助学 | 第50-51页 |
·高校有限度的负担部分成本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7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