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3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作者所做的工作第11-12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人工免疫网络入侵检测的基本理论第13-23页
   ·入侵检测系统第13-17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3页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第13-14页
     ·入侵检测技术的技术分类第14-17页
   ·人类免疫系统概述第17-18页
   ·人工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第18-21页
     ·否定选择算法第19页
     ·克隆选择算法第19-20页
     ·基因库进化第20-21页
   ·人工免疫入侵检测系统第21-22页
     ·人工免疫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启示第21-22页
     ·人工免疫入侵检测系统的相关定义第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基于人工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第23-31页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目标及相关需求第23页
   ·人工免疫系统的特性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第23-25页
     ·分布式模型第24页
     ·自组织第24页
     ·轻量级第24-25页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N_AIS第25-29页
     ·N_AIS入侵检测的数据处理流程第26-27页
     ·否定选择过程第27-28页
     ·克隆选择过程第28页
     ·检测基因库生成第28-29页
     ·所进行的改进第29页
   ·对N_AIS模型的评价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否定选择算法在N_AIS的应用第31-44页
   ·否定选择的基本理论第31-32页
     ·人类免疫系统的否定选择过程第31-32页
     ·否定选择算法第32页
   ·网络传输数据的获取分析与自体文档的创建第32-38页
     ·网络信息的采集第32-34页
     ·数据分析第34-36页
     ·特征提取第36-38页
   ·否定选择算法的实现过程第38-41页
     ·检测器编码第39页
     ·相似度匹配第39-41页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第41-43页
     ·实验目标第41页
     ·实验数据来源及参数设置第41-42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克隆选择算法在N_AIS的应用第44-78页
   ·克隆选择的基本理论第44-46页
     ·人类免疫系统的克隆选择过程第44页
     ·通过克隆选择的学习和记忆第44-45页
     ·克隆选择算法第45-46页
   ·静态克隆选择算法的实现过程第46-53页
     ·自体与非自体抗原集第47-48页
     ·检测器基因型和表现型间的转换第48-49页
     ·匹配方法的设计第49页
     ·适应度计算第49-51页
     ·繁殖过程及否定选择算子的应用第51-52页
     ·遗传算子的设计第52-53页
   ·静态克隆选择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第53-57页
     ·实验目标第53页
     ·实验数据来源及参数设置第53-54页
     ·结果分析1—非自体及自体检测率第54-56页
     ·结果分析2—否定选择算子的作用第56-57页
   ·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的实现第57-65页
     ·动态克隆选择的相关理论第57-60页
     ·动态克隆选择算法概述第60-63页
     ·检测器的类型及周期演化第63-65页
     ·自体与非自体抗原检测第65页
   ·动态克隆选择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第65-73页
     ·实验目标第65页
     ·实验数据来源及参数的设置第65-66页
     ·实验过程设计第66-67页
     ·结果分析1—完整抗原数据集的影响第67-72页
     ·结果分析2—抗原数据子集的影响第72-73页
   ·动态克隆选择扩展设计——基因库进化过程模拟第73-76页
     ·人类免疫记忆第73页
     ·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的改进一第73-75页
     ·动态克隆选择算法的改进二第75页
     ·改进后实验性能第75-76页
   ·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8-80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78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78-79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缓蚀水溶性聚苯胺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陕北低变质煤干馏特性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