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4页 |
第一章 从“物态”到“活态”——历史街区保护的源起、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源起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为什么要保护历史街区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历史街区保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历史、现状及反思 | 第17-20页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结合历史街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20-25页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内涵及实质 | 第20-21页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挑战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结合历史街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整理——以屯溪老街为例 | 第25-36页 |
第一节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整理思路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收集整理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屯溪老街的历史特色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28-31页 |
第四节 屯溪老街所处地区的独特生活样式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31-33页 |
第五节 屯溪老街所处民俗圈特色文化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33-35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以屯溪老街为例 | 第36-42页 |
第一节 评估所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恢复历史街区生活流与创建历史街区生活场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对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再认识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