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车用汽油机市场及技术现状 | 第7-9页 |
·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方法与现状 | 第9-12页 |
·激光诊断 | 第9-10页 |
·气道稳流试验 | 第10-11页 |
·数值模拟 | 第11页 |
·发动机性能与排放试验 | 第11-12页 |
·虚拟技术在发动机设计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于虚拟技术的内燃机工作过程研究方法 | 第16-35页 |
·内燃机设计过程中的虚拟样机 | 第16-18页 |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 第16-17页 |
·发动机工作过程虚拟样机 | 第17-18页 |
·发动机流场及燃烧模拟的基本理论 | 第18-25页 |
·流场及燃烧模拟的基本方程 | 第18-21页 |
·基本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21-25页 |
·偏微分方程的离散化方法 | 第21-24页 |
·多变量耦合方程组的求解算法 | 第24-25页 |
·本文的虚拟样机研究 | 第25-34页 |
·仿真研究平台 | 第25-26页 |
·发动机预定的基本参数及性能参数目标值 | 第26-28页 |
·影响工作过程的主要结构参数分析 | 第28-33页 |
·气门数的确定 | 第28-30页 |
·气道的设计与滚流的控制 | 第30-31页 |
·缸盖底燃烧室与活塞顶形状 | 第31-33页 |
·虚拟设计的基本方案 | 第33-34页 |
·流场静态模拟的基本方案 | 第33页 |
·流场三维动态模拟的基本方案 | 第33页 |
·燃烧模拟的基本方案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气道及缸内流场的静态模拟及稳流试验研究 | 第35-55页 |
·气道及缸内流场的静态模拟 | 第35-45页 |
·三维模型的准备 | 第35-36页 |
·计算网格的生成 | 第36-38页 |
·湍流模型的研究与选取 | 第38-41页 |
·湍流模型在内燃机领域的应用 | 第38-39页 |
·重整化群方法及RNG k- ε模型 | 第39-41页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41-42页 |
·静态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速度场 | 第42-44页 |
·压力场 | 第44-45页 |
·滚流比及流量系数的计算 | 第45页 |
·气道稳流试验研究 | 第45-52页 |
·气道稳流试验台简介 | 第45-47页 |
·气道稳流试验的评价方法 | 第47-50页 |
·Ricardo 方法 | 第47-49页 |
·FEV 方法 | 第49页 |
·AVL 方法 | 第49-50页 |
·SwRI 方法 | 第50页 |
·几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 第50页 |
·气道稳流试验的试验方法 | 第50-51页 |
·气道稳流试验结果 | 第51-52页 |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气道及缸内流场的三维动态模拟研究 | 第55-73页 |
·三维动态模拟技术概述 | 第55-56页 |
·三维动态模拟流程 | 第56-59页 |
·基于模板的网格生成策略 | 第56-57页 |
·动网格生成过程 | 第57-58页 |
·边界条件的设定及解算 | 第58-59页 |
·三维动态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71页 |
·气道内流场分析 | 第60-61页 |
·气缸内流场分析 | 第61-68页 |
·方案Ⅰ速度场分析 | 第62-65页 |
·方案Ⅱ速度场分析 | 第65-66页 |
·方案Ⅲ速度场分析 | 第66-68页 |
·湍能场分析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燃烧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研究 | 第73-93页 |
·燃烧模拟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73-74页 |
·湍流燃烧模型及排放模型的研究与选取 | 第74-79页 |
·湍流燃烧模型 | 第74-77页 |
·NOx 排放模型 | 第77-79页 |
·本文燃烧模拟的基本假设、边界条件及解算情况 | 第79-82页 |
·模拟侧重点及简化反应机理法 | 第79-80页 |
·点火过程的处理 | 第80-81页 |
·边界条件及解算情况 | 第81-82页 |
·燃烧模拟结果分析 | 第82-92页 |
·气缸内流场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82-90页 |
·流场对燃烧初始条件的影响 | 第82-86页 |
·流场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 | 第86-90页 |
·示功图及NOx 排放量对比分析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样机试制及整机试验研究 | 第93-107页 |
·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标定匹配 | 第93-94页 |
·样机试验研究 | 第94-106页 |
·试验设备、条件及试验准备 | 第94-96页 |
·缸内压力测量与分析 | 第96-99页 |
·缸内压力的试验研究 | 第96-98页 |
·计算示功图与实测示功图的比较分析 | 第98-99页 |
·整机性能试验 | 第99-103页 |
·外特性试验 | 第99-100页 |
·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试验 | 第100-101页 |
·活塞漏气量及机油消耗量试验 | 第101-103页 |
·整机性能试验结果小结 | 第103页 |
·排放试验 | 第103-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七章 虚拟设计方法在2.2L 增压中冷汽油机上的应用 | 第107-115页 |
·2.2L 汽油机研发的技术思路及基本方案 | 第107-110页 |
·2.2L 汽油机改进设计的技术思路 | 第107-108页 |
·2.2L 汽油机改进设计的基本方案 | 第108-110页 |
·采用中冷技术 | 第108-109页 |
·增压比的确定和压缩比的调整 | 第109页 |
·进气道的改进及配气相位的调整 | 第109页 |
·点火提前角的调整 | 第109-110页 |
·2.2L 汽油机的流场及燃烧模拟 | 第110-112页 |
·2.2L 汽油机的性能及排放试验验证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15-119页 |
·全文总结 | 第115-1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7-118页 |
·研究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