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动向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动向 | 第14-16页 |
| ·论文研究的范围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 ·论文研究范围 | 第16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公共艺术景观基本概述 | 第19-25页 |
| ·公共艺术概述 | 第19页 |
|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19-21页 |
| ·城市公交站台景观的基本要素 | 第21-25页 |
| ·建筑环境景观要素 | 第21-22页 |
| ·街道景观要素 | 第22-23页 |
| ·非物质文化要素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城市公交站台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 | 第25-35页 |
|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 第25-27页 |
| ·地域文化的概念 | 第25-26页 |
| ·地域文化的特征 | 第26-27页 |
| ·成郫快速路地域文化分析 | 第27-28页 |
| ·成郫快速路地域文化、公交站台景观与旅游的三元体系 | 第28-31页 |
| ·城市公交站台景观设计是旅游线路规划的重要内容 | 第28-29页 |
| ·旅游对成郫快速路公交站台地域文化景观的变迁产生影响 | 第29-31页 |
| ·成郫快速路地域文化与艺术价值 | 第31-33页 |
| ·地域文化的认知与共识 | 第31页 |
| ·文化生命与设计文化 | 第31页 |
| ·内在的文化价值 | 第31-32页 |
| ·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 第32-33页 |
|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 第33-35页 |
| ·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 | 第33-34页 |
|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系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成郫快速路港湾式公交车站站台设计 | 第35-57页 |
| ·港湾式公交车车站运行规则 | 第35页 |
| ·成郫快速路港湾式公交车站的特点分析 | 第35-37页 |
| ·港湾式车站的优点 | 第35-36页 |
| ·港湾式车站对于旁侧交通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对机动车的影响 | 第36页 |
| ·对非机动车的影响 | 第36页 |
| ·车站的容量 | 第36-37页 |
| ·设计策略 | 第37-40页 |
| ·设计规范 | 第37-39页 |
| ·几何外形 | 第37页 |
| ·车站的长度 | 第37-38页 |
| ·站台停车位宽度 | 第38页 |
| ·安全措施 | 第38-39页 |
| ·文化设计理念 | 第39-40页 |
| ·设计构成要素 | 第40-42页 |
| ·站台部分 | 第40-41页 |
| ·景观部分 | 第41-42页 |
| ·公交车站中的地域文化情节体验 | 第42-55页 |
| ·体验的缘起——地域文化情节 | 第42-44页 |
| ·体验及其艺术 | 第44-47页 |
| ·体验的内涵 | 第44-45页 |
| ·体验艺术及其启示 | 第45-47页 |
| ·关于规划、设计与体验 | 第47-48页 |
| ·案例分析 | 第48-51页 |
| ·成郫快速路港湾式公交车站站台艺术设计方案及其地域文化情节体验 | 第51-55页 |
| ·设计综述 | 第52-53页 |
| ·设计背景 | 第53-54页 |
| ·设计原则 | 第54页 |
| ·设计概念方案 | 第54-55页 |
| ·成郫快速路的公交站台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研究成果及展望 | 第57-59页 |
|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 ·关于成郫快速路的公交站台地域文化景观可持续利用的思考及展望 | 第58-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注释索引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