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及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复合地基的发展及概念的提出 | 第10-11页 |
| ·多元复合地基概念的提出 | 第10页 |
| ·复合地基定义和分类 | 第10-11页 |
| ·多元复合地基的概念及特点 | 第11-12页 |
| ·多元复合地基的概念 | 第11页 |
| ·多元复合地基的特点 | 第11-12页 |
| ·多元复合地基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多元复合地基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 ·多元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多元复合地基理论与设计方法 | 第17-24页 |
| ·单桩体复合地基计算理论 | 第17-18页 |
| ·单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第17页 |
| ·单桩体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第17-18页 |
|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第18-21页 |
| ·多元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第21页 |
| ·多元复合地承载力计算方法实例验证 | 第21-22页 |
| ·工程及地质概况 | 第21页 |
| ·处理方案 | 第21-22页 |
| ·承载力验算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3章 多元复合地基数值计算方法介绍及评价体系 | 第24-34页 |
| ·FLAC3D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 ·基本特征 | 第24页 |
| ·程序优点 | 第24-25页 |
| ·FLAC~(3D)网格离散 | 第25页 |
| ·FLAC~(3D)材料模型 | 第25页 |
| ·FLAC3D的不足之处 | 第25页 |
| ·有限差分方法 | 第25-28页 |
| ·多元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分析 | 第28-30页 |
| ·计算本构模型 | 第28-29页 |
| ·接触面 | 第29-30页 |
| ·基本分析假定 | 第30-31页 |
| ·评价体系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4章 多元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分析 | 第34-50页 |
| ·复合地基工程模型 | 第34-35页 |
| ·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 ·数值模型 | 第35-36页 |
| ·数值试验分析 | 第36-49页 |
| ·桩长参数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第36-39页 |
| ·桩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第39-41页 |
| ·桩间距参数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第41-44页 |
| ·褥垫层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桩体刚度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1 结论 | 第50页 |
| 2 展望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