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之构建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7-13页 |
(一)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概念界定及特征 | 第7-11页 |
(二) 近似概念辨析 | 第11-13页 |
1、行政调解与行政诉讼调解 | 第11-12页 |
2、行政诉讼和解与行政诉讼调解 | 第12-13页 |
二、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比较研究 | 第13-29页 |
(一) 域外国家及地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实证分析 | 第13-21页 |
1、美国——行政和解制度 | 第13-14页 |
2、德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 第14-15页 |
3、法国——调解专员制度 | 第15-17页 |
4、日本——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 第17-18页 |
5、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 第18-19页 |
6、域外相关制度及实践操作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1页 |
(二) 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及反思 | 第21-28页 |
1、立法发展及现状 | 第21-22页 |
2、实践操作 | 第22-24页 |
3、理论和实践矛盾冲突的缘由 | 第24-28页 |
(三) 小结 | 第28-29页 |
三、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价值和操作模式 | 第29-41页 |
(一)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第29-31页 |
1、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29页 |
2、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符合服务行政理念 | 第29-30页 |
3、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与ADR 机制的发展并行 | 第30-31页 |
4、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有利于规范实践中的不良操作 | 第31页 |
(二)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34页 |
1、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构建在法学理论上的可行性 | 第31-32页 |
2、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在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 | 第32-34页 |
(三)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构建的具体架构 | 第34-41页 |
1、行政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 | 第34-36页 |
2、行政诉讼调解的范围 | 第36-38页 |
3、行政诉讼调解的模式 | 第38-39页 |
4、行政诉讼调解的具体程序设置 | 第39-40页 |
5、行政诉讼调解的救济 | 第40-41页 |
四、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