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进奉现象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第7-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7-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构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进奉的定义及源流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土贡、进献与进奉的区别 | 第16-21页 |
一、土贡 | 第16-18页 |
二、进献 | 第18-20页 |
三、进奉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唐代进奉现象溯源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唐代进奉现象概况 | 第24-49页 |
第一节 唐代进奉的主体及其来源 | 第24-31页 |
一、地方藩镇进奉 | 第25-27页 |
二、中央官员进奉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唐代进奉的名目 | 第31-49页 |
一、节日进奉 | 第31-38页 |
二、羡余进奉 | 第38-41页 |
三、助军进奉 | 第41-45页 |
四、唐代进奉物品的种类 | 第45-49页 |
第四章 唐代进奉的影响 | 第49-65页 |
第一节 进奉对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影响 | 第49-53页 |
一、地方藩镇与中央的关系 | 第49-52页 |
二、唐代进奉对地方藩镇的影响 | 第52-53页 |
第二节 进奉对唐代宦官的影响 | 第53-56页 |
第三节 进奉对唐代内库的影响 | 第56-59页 |
第四节 进奉对唐代官员的影响 | 第59-62页 |
第五节 唐代进奉的规范化趋向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