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报道的框架研究--以2006-2010年的报道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社会体育的重要性 | 第9页 |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大众媒介对社会体育的传播现状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对社会体育的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社会体育的概念 | 第11-12页 |
·与社会体育相关的概念辨析 | 第12-13页 |
·有关社会体育传播的已有研究 | 第13-14页 |
·对《中国体育报》的已有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中国体育报》在业界的地位 | 第14页 |
·有关《中国体育报》研究的文献整理 | 第14-15页 |
·《中国体育报》的社会体育报道概况 | 第15页 |
·对框架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框架理论的起源和内涵 | 第15-16页 |
·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有关框架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个案的选取理由 | 第22页 |
·时间段的选取理由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文献资料 | 第22页 |
·个案研究 | 第22页 |
·抽样统计 | 第22页 |
·文本分析 | 第22页 |
·数理统计 | 第22页 |
·样本分析 | 第22-23页 |
4 研究结果和分析 | 第23-47页 |
·样本分析 | 第23-42页 |
·主题框架的设置和消息来源的选择 | 第23-36页 |
·文本的框架建构 | 第36-42页 |
·呈现在文本中的框架——被框架建构的社会体育 | 第42-44页 |
·“形式一片大好” | 第42-43页 |
·模式僵化的报道 | 第43-44页 |
·发源于新闻生产中的框架——产生新闻框架的原因 | 第44-47页 |
·外部压力——社会控制 | 第44-45页 |
·内部原因——新闻常规 | 第45-47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样本分析 | 第47页 |
·文本呈现 | 第47页 |
·新闻生产 | 第47页 |
·建议——负责任的大众媒介 | 第47-49页 |
·对社会体育的传播不可或缺 | 第47页 |
·加强舆论监督功能 | 第47-48页 |
·突破模式僵化的报道风格 | 第48页 |
·该报需要解决的矛盾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