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 | 第1-31页 |
·巴西橡胶树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巴西橡胶树遗传转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巴西橡胶树高效遗传转化系统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农杆菌菌株对转化和再生的影响 | 第12页 |
·菌液浓度和外植体在菌液中的浸泡时间 | 第12-13页 |
·Ca~(2+)对转化的影响 | 第13-14页 |
·橡胶树体细胞胚发生及影响因素 | 第14-21页 |
·巴西橡胶树体细胞胚发生 | 第14-16页 |
·体细胞发生概况 | 第14页 |
·体细胞发生过程 | 第14-16页 |
·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发育 | 第14-15页 |
·胚状体的形成和发育 | 第15-16页 |
·巴西橡胶树体细胞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16-21页 |
·植物基因型 | 第16页 |
·外植体生理状态 | 第16-17页 |
·外植体的预处理的影响 | 第17页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 第17页 |
·GA用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固化剂的影响 | 第18页 |
·ABA的影响 | 第18-19页 |
·多胺的影响 | 第19-20页 |
·光照的影响 | 第20-21页 |
·应用前景 | 第21-23页 |
·快速繁殖优良无性系 | 第21页 |
·基因转导 | 第21页 |
·筛选突变体 | 第21-22页 |
·原生质体培养 | 第22-23页 |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基因的研究 | 第23-30页 |
·胚胎极性建立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 | 第23-25页 |
·形态建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 | 第25-27页 |
·分生组织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植物 | 第27-28页 |
·胚体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 | 第28-30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45页 |
·PEI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 第31-39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拟南芥DNA | 第31页 |
·质粒与菌种 | 第31页 |
·试剂及配制 | 第31-32页 |
·所用试剂 | 第31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1-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2页 |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2-34页 |
·引物设计与基因扩增 | 第34-35页 |
·引物设计合成 | 第34页 |
·PCR反应 | 第34页 |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与回收 | 第34-35页 |
·克隆与测序 | 第35-37页 |
·连接与转化 | 第35-36页 |
·重组克隆的筛选鉴定与保存 | 第36-37页 |
·重组质粒DNA测序 | 第37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9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7页 |
·载体 | 第37页 |
·菌株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37-39页 |
·植物表达载体(BnBBM1)的鉴定 | 第39-40页 |
·感受态E.coli DH5α的制备 | 第39页 |
·表达载体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 | 第39页 |
·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 | 第39页 |
·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39-40页 |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 第40-4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载体 | 第40页 |
·菌株 | 第40页 |
·试剂及配制 | 第40页 |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 第40-41页 |
·BnBBM1、PEI1、Gus基因转化橡胶树 | 第41-4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1页 |
·植物材料 | 第41页 |
·菌种 | 第41页 |
·试剂、培养基及配制 | 第41页 |
·试剂、培养基 | 第41页 |
·试剂配制 | 第41页 |
·培养基 | 第41页 |
·花药培养及抗性选择实验 | 第41-42页 |
·农杆菌对花药愈伤组织的转化 | 第42页 |
·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 第42页 |
·浸染与共培养 | 第42页 |
·选择培养与检测 | 第42页 |
·试验处理 | 第42-43页 |
·三个橡胶树品种 | 第42-43页 |
·取材时间 | 第43页 |
·花药培养温度 | 第43页 |
·浸染时期 | 第43页 |
·共培养时间与菌液浓度 | 第43页 |
·加As的时间及浓度 | 第43页 |
·phytagel浓度 | 第43页 |
·Kan浓度 | 第43页 |
·ABA浓度 | 第43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43-45页 |
·CTAB法提取橡胶树DNA | 第43-44页 |
·PCR电泳检测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影响橡胶树遗传转化频率的几个因素 | 第45-51页 |
·不同品种对遗传转化的再生频率影响 | 第45页 |
·不同取材时期对转化后的再生频率差异 | 第45-46页 |
·外植体生理状态对转化后再生频率的影响 | 第46页 |
·温度对转化后再生频率的影响 | 第46页 |
·共培养时间与菌液浓度对再生频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加As时间和浓度对愈伤组织转化的影响 | 第47-48页 |
·超纯琼脂粉浓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Kan浓度的影响 | 第49页 |
·ABA浓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农杆菌转化结果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56页 |
·橡胶树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橡胶树的遗传转化方法单一 | 第52页 |
·橡胶树遗传转化的受体较单一 | 第52页 |
·对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遗传转化机理还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 第52-53页 |
·对橡胶树体外细胞胚发生机制缺乏系统的研究 | 第53页 |
·瞬时表达效率和外植体生长矛盾 | 第53页 |
·提高转化效率的途径 | 第53-56页 |
·受体系统的完善 | 第53页 |
·转化后恢复培养 | 第53页 |
·抗性愈伤的筛选 | 第53-54页 |
·提高抗性愈伤出苗率的措施 | 第54页 |
·农杆菌与基因枪法的结合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70页 |
附图 | 第70-73页 |
缩略语表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