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跨国公司技术战略理论概述 | 第8-23页 |
第一节 技术战略 | 第8-15页 |
一、技术 | 第8-11页 |
二、技术战略 | 第11-13页 |
三、技术战略的类型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 | 第15-23页 |
一、当前跨国公司的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二、跨国公司与技术优势 | 第16-17页 |
三、跨国公司技术战略的特点 | 第17-23页 |
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 第23-40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研究开发战略 | 第23-27页 |
一、在华跨国公司R&D活动的本地化趋势 | 第23-24页 |
二、在华跨国公司R&D活动本地化的主要动因 | 第24-25页 |
三、跨国公司在华技术研究开发战略的主要特点 | 第25-27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战略 | 第27-33页 |
一、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二、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迅速发展的原因 | 第28-30页 |
三、中国入世后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新特点 | 第30-33页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战略 | 第33-40页 |
一、中国企业开始遭遇跨国公司“知识产权”陷阱 | 第33页 |
二、跨国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 | 第33-37页 |
三、中国遭受跨国公司知识产权阻击的原因剖析 | 第37-40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 第40-45页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第40-42页 |
一、加快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速度,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 | 第40页 |
二、带来先进的科研开发组织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念 | 第40-41页 |
三、促使企业成为研发主体,提高中国创新系统活力 | 第41页 |
四、有利于促进研发和人才培养 | 第41-42页 |
五、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加入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提供了条件 | 第42页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给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 | 第42-45页 |
一、造成新的结构矛盾 | 第42-43页 |
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 第43-44页 |
三、跨国公司采取的技术锁定战略抑制中国技术创新 | 第44页 |
四、人才流失由海外流失转向国内流失 | 第44-45页 |
五、中国企业的逆向技术扩散严重 | 第45页 |
六、跨国公司研发活动中有转移生态环境污染的现象 | 第45页 |
第四章 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对策 | 第45-54页 |
第一节 中国政府的对策 | 第45-49页 |
一、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制定合理的科技发展规划 | 第45-46页 |
二、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国内技术市场 | 第46-47页 |
三、调整引资方向和政策,提高技术辨识能力 | 第47页 |
四、重视对跨公司人才的吸引和“回流”,完善和培养人才的使用机制 | 第47-48页 |
五、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第48-49页 |
六、重视国家技术经济安全和生态保护工作,防止不利因素 | 第49页 |
第二节 中国企业的对策 | 第49-54页 |
一、进行企业改革和经营战略的调整 | 第49-50页 |
二、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纳能力 | 第50-51页 |
三、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技术整合,争取入盟跨国公司主导的技术研发活动 | 第51页 |
四、积极发展配套产业,紧密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 | 第51-52页 |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第52页 |
六、增强技术出口意识,发展中国跨国公司 | 第52-54页 |
注释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