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公司法人格制度的缺陷与规制 | 第11-18页 |
一、公司法人格制度及其价值 | 第11-13页 |
(一) 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 | 第11-12页 |
(二) 公平、正义的价值 | 第12-13页 |
二、公司法人格制度的缺陷 | 第13-16页 |
(一) 公司法人格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异化 | 第13-14页 |
(二) 公司法人格制度产生缺陷的原因 | 第14-16页 |
三、公司法人格制度缺陷的规制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国外有关的立法考察 | 第18-24页 |
一、公司法人格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8-20页 |
(一) 实现“矫正的公平” | 第18-19页 |
(二) 推动公司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 第19-20页 |
二、国外有关公司法人否认的立法考察 | 第20-24页 |
(一) 美国的“揭开法人面纱” | 第20-21页 |
(二) 英国的“刺破公司面纱” | 第21页 |
(三) 德国的直索理论 | 第21-22页 |
(四) 日本的法人格否认 | 第22-24页 |
第三部分 确立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4-35页 |
一、确立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二、确立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可行性 | 第25-33页 |
(一) 诚实信用原则成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二) 规范性文件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立法上的突破 | 第27-30页 |
(三) 司法部门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 | 第30-33页 |
三、确立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考虑 | 第33-35页 |
(一) 充分发挥诚实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 第33页 |
(二) 由最高法对涉及公司法人格适用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司法解释 | 第33页 |
(三) 以制定法模式确立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 第33-35页 |
第四部分 公司法人格适用问题研究 | 第35-52页 |
一、公司法人格的适用范围 | 第35-39页 |
(一)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应成为当前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研究的重点 | 第35页 |
(二) 对公司法人格否认适用范围的归纳分析 | 第35-39页 |
二、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 | 第39-45页 |
(一) 主体要件 | 第39-41页 |
(二) 行为要件 | 第41-44页 |
(三) 结果要件 | 第44页 |
(四) 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 第44-45页 |
三、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诉讼中的司法适用 | 第45-48页 |
(一) 关于管辖 | 第45页 |
(二) 关于案由 | 第45-46页 |
(三) 关于当事人认定 | 第46-47页 |
(四) 关于举证责任 | 第47页 |
(五) 关于判决的效力 | 第47-48页 |
四、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公司破产清算中的专门适用 | 第48-52页 |
(一)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公司破产清算中的专门适用 | 第48-49页 |
(二)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跨国公司破产时的适用 | 第49-50页 |
(三) 公司清算中的欺诈性交易追究责任中的适用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