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高质量语音转换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语注释表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17页
   ·课题背景第11-12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实际意义第12-14页
     ·语音转换描述第12页
     ·语音转换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第12-14页
   ·论文的研究目标第14-15页
   ·本文的结构及具体内容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语音信号基本理论第17-28页
   ·引言第17页
   ·语音产生机理第17-20页
     ·语音产生过程第17-18页
     ·语音的声学特性第18-19页
     ·语声信号产生的数学模型第19-20页
   ·听觉感官以及语音感知第20-21页
     ·听觉器官第20页
     ·语音感知第20-21页
   ·说话人特征描述第21-22页
     ·语音个性特征参数的区别及分类第21-22页
     ·声学参数对说话人个性的贡献大小第22页
   ·特征参数及提取方法第22-27页
     ·LPC 参数及其谱包络第23-25页
     ·LSF 参数与谱包络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语音转换系统第28-45页
   ·语音转换技术研究的历史和现况第28-29页
   ·语音转换系统概述第29-34页
     ·语音库设计第30-31页
     ·语音分析模型及参数表示第31-32页
     ·语音转换系统中的转换函数第32-33页
     ·语音转换系统性能评测方法第33-34页
   ·韵律的转换第34-37页
     ·基音周期的转换第35-36页
     ·时长的转换第36-37页
     ·能量的转换第37页
   ·语音频谱变换第37-43页
     ·码本映射第37-40页
     ·多变量线性回归法和动态频率规整第40-41页
     ·人工神经网络 ANN 模型第41-42页
     ·隐马尔科夫模型第42页
     ·高斯混合模型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基于音长变化的 GMM 语音转换系统第45-63页
   ·GMM 中模型参数估计第45-47页
     ·期望最大化 EM 算法第46页
     ·k 均值算法第46-47页
   ·高斯混合模型用于语音频谱包络的转换第47-49页
   ·基本 GMM 语音转换系统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实验平台第49页
     ·系统实现结果的评价第49-52页
   ·基于音长变化的 GMM 语音转换系统第52-61页
     ·提出转换系统的框架结构第53-54页
     ·系统语音分析合成采用的模型第54-55页
     ·系统中用于转换的语音特征参数 MFCC 求取第55-56页
     ·音长的改变第56-57页
     ·实验仿真第57-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结论第63-65页
   ·总结第63-64页
   ·语音转换系统后继的主要研究方向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助听器中汉语语音处理及语音增强的研究
下一篇:H.264/AVC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