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数字助听器中汉语语音处理及语音增强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中英文对照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国内外助听器发展史第9-12页
   ·数字助听器基本原理第12-13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语音及语音信号第14-19页
   ·语音基本理论第14-15页
     ·发音的过程第14页
     ·语音基本特征第14-15页
   ·汉语语音特性第15-17页
     ·元音和辅音的频谱特性第15-16页
     ·汉语韵律特征第16-17页
   ·听觉障碍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数字助听器中的基础算法第19-32页
   ·压缩技术第19-22页
     ·听觉动态范围第20页
     ·宽动态压缩第20-21页
     ·多通道压缩算法第21-22页
   ·声反馈消除算法第22-23页
   ·语音增强算法第23-26页
     ·单麦克风语音增强算法第23-25页
     ·多麦克风语音增强算法第25-26页
   ·声源定位第26-30页
     ·广义互相关法第27-28页
     ·互功率谱相位法第28页
     ·自适应滤波器法第28-30页
   ·移频算法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第32-47页
   ·麦克风阵列处理第32-36页
     ·阵列信号第32-34页
     ·阵列信号模型第34页
     ·阵列方向图第34-36页
   ·固定波束形成算法第36-39页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第39-45页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波束形成器第40页
     ·广义旁瓣抵消器(GSC)结构的波束形成器第40-43页
     ·Hoshuyama 的GSC 结构的波束形成器第43-45页
   ·后置滤波器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基于GSC 结构的汉语语音处理技术第47-57页
   ·GSC 结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性能分析第47-50页
   ·汉语语音处理第50-55页
     ·调整语音幅度包络第51-53页
     ·在频域上的清辅音放大方法第53-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数字助听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高质量语音转换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