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 ·信用风险对我国企业的挑战 | 第7-9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第二章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根据与国际经验 | 第10-25页 |
| ·企业信用风险及其本质 | 第10-14页 |
| ·信用与企业信用 | 第10-12页 |
| ·信用风险的本质 | 第12-13页 |
| ·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探源 | 第13-14页 |
|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根据 | 第14-20页 |
| ·风险管理策略 | 第14-17页 |
| ·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17-19页 |
| ·资产组合理论 | 第19-20页 |
|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 第20-25页 |
| ·信用风险管理职能集中化、流程化 | 第20-21页 |
| ·采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和方法 | 第21-24页 |
| ·借助外部专业力量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信用问题: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25-35页 |
| ·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整体现状透视 | 第25-29页 |
| ·调查数据 | 第25-27页 |
| ·基本分析与结论 | 第27-29页 |
| ·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个案分析 | 第29-32页 |
| ·两个案例 | 第29-31页 |
| ·基本分析与结论 | 第31-32页 |
| ·信用风险引发的管理革命 | 第32-35页 |
| 第四章 企业信用风险微观管理机制的构建 | 第35-50页 |
|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原则与框架 | 第35-38页 |
| ·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 ·基本框架 | 第36-38页 |
| ·信用文化与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 第38-40页 |
| ·企业信用文化的内容 | 第38-39页 |
|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内容 | 第39-40页 |
| ·企业信用管理组织 | 第40-50页 |
| ·企业信用管理的组织模式 | 第41-46页 |
| ·企业信用管理组织的职能运作 | 第46-50页 |
| 第五章 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信用风险的分析与度量 | 第50-65页 |
| ·信用风险的影响要素分析 | 第50-53页 |
| ·宏观层面影响要素 | 第50页 |
| ·中观影响要素分析 | 第50-52页 |
| ·微观影响要素分析 | 第52-53页 |
| ·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及应用 | 第53-61页 |
| ·企业信用风险的分解分析方法 | 第53-58页 |
| ·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的综合指标 | 第58-61页 |
| ·企业信用风险组合管理模型 | 第61-65页 |
| 第六章 企业信用风险的价值链管理 | 第65-82页 |
| ·新客户授信决策 | 第66-73页 |
| ·信用风险评价 | 第66-69页 |
| ·授信决策的内容 | 第69-71页 |
| ·授信决策方法 | 第71-73页 |
| ·客户信用风险的中期监控 | 第73-74页 |
| ·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与催收 | 第74-78页 |
| ·应收账款回收管理 | 第74-76页 |
| ·逾期账款的管理 | 第76-78页 |
| ·信用风险的转嫁 | 第78-82页 |
| 总结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后记 致谢 | 第85-86页 |
| 中文摘要 | 第86-88页 |
| ABSTRACT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