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2章 经理报酬的经济学基础 | 第12-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代理成本的产生 | 第12页 |
·代理成本的分类 | 第12-14页 |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经理激励模型 | 第14-16页 |
·企业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基于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分析 | 第16页 |
·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理论的分析 | 第16-17页 |
·人力资本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资本及人力资本的含义 | 第17-18页 |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 第18页 |
·人力资本产权与报酬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18-19页 |
·人力资本收益权利:剩余索取权 | 第19-21页 |
第3章 经理报酬的现状研究 | 第21-38页 |
·经理激励报酬的业绩基础 | 第21-23页 |
·会计指标与市场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22-23页 |
·经理报酬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经理报酬经历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 第23-26页 |
·现阶段经理报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关于年薪制的理论分析 | 第28-32页 |
·年薪制模式分析 | 第28-29页 |
·年薪制的作用分析 | 第29-30页 |
·年薪制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30-32页 |
·关于股权制与股票期权制的理论分析 | 第32-38页 |
·股权制与经理报酬 | 第32-33页 |
·股票期权制与经理报酬 | 第33-38页 |
第4章 关于经理报酬契约的创新研究 | 第38-47页 |
·业绩评价指标的创新——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 | 第38-41页 |
·经济增加值的含义及特点 | 第38-40页 |
·EVA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40-41页 |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经理报酬制度创新 | 第41-44页 |
·EVA红利银行的设计 | 第41-42页 |
·EVA股票期权的引入 | 第42-44页 |
·经济增加值应用中的局限性分析与改进方法 | 第44-47页 |
·关于资本成本的深入思考 | 第44-45页 |
·改进EVA:引入各利益相关者风险成本 | 第45页 |
·风险成本的确定: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 第45-47页 |
第5章 提高经理报酬契约有效性的途径 | 第47-55页 |
·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作为补充 | 第47-50页 |
·业绩基础选择的基本原则及经验证据 | 第47-48页 |
·财务指标的选择:会计基础指标和市场基础指标的结合 | 第48-49页 |
·非财务指标在报酬契约中的特殊作用 | 第49-50页 |
·改进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薪酬委员会的设立 | 第50-52页 |
·薪酬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主要职责 | 第50-51页 |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设立薪酬委员会的特殊性 | 第51-52页 |
·外部环境的完善:经理人市场的有效运行 | 第52-55页 |
·报酬契约与经理市场运行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我国经理报酬契约与经理市场运行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