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动态系统的鲁棒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27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FDD的基本问题第14-17页
     ·FDD的一些基本概念第14-15页
     ·FDD的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FDD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第16-17页
   ·FDD的代表性方法和研究现状第17-25页
     ·基于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第17-22页
       ·基于状态估计的方法第17-20页
       ·等价空间的方法第20-21页
       ·基于参数估计的方法第21-22页
     ·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第22-23页
       ·基于δ算子的方法第22页
       ·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第22-23页
       ·基于工艺参数判别的方法第23页
       ·统计校验的方法第23页
       ·基于信息融合的方法第23页
     ·基于知识的方法第23-25页
       ·基于不确定信息理论的方法第23-24页
       ·基于定性和半定性的方法第24页
       ·专家系统的方法第24页
       ·基于模式识别的方法第24-25页
       ·基于故障树的方法第25页
       ·基于图论的方法第25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2 基于自适应模糊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鲁棒故障检测与诊断第27-48页
   ·引言第27页
   ·自适应模糊系统第27-31页
     ·多输入—单输出(MISO)自适应模糊系统第27-29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自适应模糊系统第29-31页
   ·基于自适应模糊输出观测器的故障检测第31-35页
     ·问题描述第31-32页
     ·改进的AFS参数调节算法第32-34页
     ·仿真示例第34-35页
   ·基于自适应模糊状态观测器和神经网络分类器的故障检测与分类第35-43页
     ·系统描述第35页
     ·基于自适应模糊状态观测器的故障检测第35-38页
     ·故障检测仿真示例第38-40页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故障分类第40-43页
       ·故障分类原理第40页
       ·改进的故障分类算法第40-42页
       ·故障分类仿真示例第42-43页
   ·基于AFS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辩识第43-47页
     ·系统描述第43-44页
     ·主要结果第44-46页
     ·故障辩识仿真示例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3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奇偶方程鲁棒故障检测与诊断第48-69页
   ·引言第48页
   ·预备知识第48-51页
     ·T-S模糊模型第48-50页
     ·奇偶方程故障诊断方法第50-51页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奇偶方程故障检测与诊断第51-63页
     ·系统描述第51-52页
     ·模糊奇偶方程第52-55页
     ·故障检测与诊断第55-60页
       ·故障建模第55-56页
       ·奇偶向量的求解第56-57页
       ·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实现第57-60页
     ·仿真示例第60-63页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奇偶方程鲁棒故障检测与诊断第63-68页
     ·系统描述第63-64页
     ·模糊奇偶方程第64-65页
     ·鲁棒故障检测与诊断第65-67页
     ·仿真示例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4 基于不确定信息理论的非线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方法第69-88页
   ·引言第69-70页
   ·预备知识第70-72页
     ·模糊诊断理论基础第70-71页
     ·粗糙集理论基础第71-72页
   ·基于模糊理论的综合故障诊断方法第72-83页
     ·综合故障诊断系统结构第72-73页
     ·综合故障诊断方法第73-76页
       ·确定综合故障诊断的集合和模糊关系矩阵第73-74页
       ·综合故障诊断的实现第74-75页
       ·综合故障诊断的流程第75-76页
     ·诊断实例第76-83页
       ·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及额定参数第76-77页
       ·确定诊断集合及模糊关系矩阵第77-78页
       ·基于自适应模糊状态观测器的故障检测第78-80页
       ·综合故障诊断实验结果第80-83页
   ·基于粗集理论的综合故障诊断方法第83-87页
     ·问题描述第83-84页
     ·基于需求的约简算法第84-85页
     ·综合故障诊断方法第85-86页
     ·诊断实例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5 基于观测器的短时延NCS鲁棒故障检测与诊断第88-110页
   ·引言第88-89页
   ·短时延NCS模型描述第89-90页
   ·基于H_∞状态观测器的短时延NCS故障检测第90-100页
     ·短时延NCS模型的转换第90-91页
     ·问题描述第91-94页
     ·主要结果第94-98页
     ·仿真示例第98-100页
   ·基于H_2/H_∞状态观测器的短时延NCS故障检测第100-105页
     ·问题描述第100-101页
     ·主要结果第101-103页
     ·仿真示例第103-105页
   ·短时延NCS的奇偶方程故障诊断第105-109页
     ·短时延NCS的奇偶方程第105-106页
     ·故障诊断第106-108页
     ·仿真示例第108-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6 基于观测器的不确定长时延NCS鲁棒故障检测第110-127页
   ·引言第110-111页
   ·不确定长时延NCS的模型描述第111-112页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不确定长时延NCS故障检测第112-119页
     ·问题描述第112-113页
     ·主要结果第113-116页
     ·仿真示例第116-119页
   ·基于H_∞状态观测器的不确定长时延NCS故障检测第119-126页
     ·问题描述第119-120页
     ·主要结果第120-124页
     ·仿真示例第124-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27-130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7-128页
   ·主要创新点第128页
   ·研究展望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作者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HS技术制备原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下一篇:心理类型理论在中国高校中的应用研究--以南京部分高校的调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