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德国社会民主党“新中间道路”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前言第6-8页
一、“新中间道路”出台的背景第8-22页
 (一) 冷战前面临的危机及柏林纲领的出台第8-11页
  1. 20 世纪70 年代末面临的危机第8-9页
  2. 柏林纲领的制订与内容第9-11页
 (二) 冷战后面临新挑战和理论与政策的调整第11-22页
  1. 冷战后面临的新挑战第11-16页
  2. 理论的反思和政策的调整第16-22页
二、“新中间道路”的理论和政策第22-51页
 (一) “新中间道路”的内容第23-29页
  1. 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第24-26页
  2. 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第26-27页
  3. 重新定位国家的作用第27-29页
 (二)“新中间道路”政策的实施第29-45页
  1. 创造新经济第29-33页
  2. 建立社会投资型国家第33-37页
  3. 建立公民社会第37-40页
  4. 实行开放的组织路线第40-42页
  5. 实行全球治理战略第42-45页
 (三) “新中间道路”的影响第45-51页
  1. 促进了党的思想统一第45-46页
  2. 增加了对中间选民的吸引力第46页
  3. 达到了短期的经济增长第46-47页
  4. 面临的尴尬和困境第47-51页
三、对“新中间道路”的评析与借鉴性思考第51-69页
 (一) “新中间道路”评析第51-60页
  1. 不断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第52-53页
  2. 走新的福利国家现代化之路第53-54页
  3. 向选举型的政党的进一步改变第54-56页
  4. 把生态社会主义融入社会民主主义第56-58页
  5. 发展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第58-60页
 (二) “新中间道路”对当代中国的借鉴第60-66页
  1. 改革势在必行第60-62页
  2. 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第62-65页
  3. 长期目标和现实手段结合起来第65-66页
 (三) “新中间道路”未来的发展趋势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板栗短雄花序芽变形态、生化及细胞学研究
下一篇:金川二矿区中段平面运输系统数据分析与模拟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