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坚果类(壳果类)论文--栗论文

板栗短雄花序芽变形态、生化及细胞学研究

缩略词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英文摘要第8-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栗品种选育概况第10-15页
     ·栗的特点第10页
     ·栗栽培及利用现状第10-11页
     ·栗品种选育目标及我国近些年来育成的品种第11-15页
   ·栗的芽变与选种第15-17页
     ·果树芽变选种第15-17页
     ·栗的芽变选种第17页
   ·栗雄性变异体与雄性不育第17-20页
     ·栗的雄性变异体第17页
     ·植物雄性不育第17-19页
     ·栗雄性不育的利用前景第19-20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板栗短雄花序芽变与对照的生物学性状比较第21-26页
   ·材料与方法第21页
     ·材料第21页
     ·方法第21页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短雄花序芽变来源及特点第21-22页
     ·雄花序和雄花形态特征比较第22页
     ·叶和枝形态特征比较第22-23页
     ·果实形态特征比较第23-24页
     ·芽变的物候期第24页
   ·小结与讨论第24-26页
第三章 板栗短雄花序芽变与对照的生化特性比较第26-32页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材料第26页
     ·方法第26-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板栗短雄花序芽变叶片的生理生化分析第27-28页
     ·板栗短雄花序芽变雄花序的生理生化分析第28-29页
     ·叶片和雄花序能量物质的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果实品质的比较分析第30页
   ·小结与讨论第30-32页
第四章 板栗短雄花序芽变与对照雄花及花粉的显微特征比较分析第32-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2页
     ·材料第32页
     ·方法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花粉形态特征第32-33页
     ·不同发育时期雄花的显微形态特征第33页
     ·雄花序轴的显微形态特征第33-34页
   ·小结与讨论第34-35页
第五章 板栗短雄花序芽变花粉生活力及授粉特性研究第35-40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材料第35页
     ·方法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不同板栗品种花粉生活力的比较分析第36-37页
     ·芽变花粉生活力及其对结实率的影响第37-38页
     ·芽变的花粉直感作用第38-39页
   ·小结与讨论第39-40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40-42页
   ·结论第40页
     ·形态学方面第40页
     ·生化特征方面第40页
     ·花粉育性方面第40页
   ·讨论第40-42页
     ·与花序发育相关的酶第41页
     ·变异发生层的判定第41页
     ·花粉形态与品种的鉴别第41页
     ·花粉育性与雄花序长度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版图第47-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ebIS系统框架构件自动组装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德国社会民主党“新中间道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