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枫在干燥过程中诱发变色的研究
| 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2-3页 |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 1 引言 | 第11-42页 |
| ·木材的颜色 | 第11-14页 |
| ·概述 | 第11-12页 |
| ·木材的发色机理 | 第12页 |
| ·木材颜色的特性 | 第12-14页 |
| ·木材颜色的定量表征 | 第14-22页 |
| ·色度学研究进展概沉 | 第14-15页 |
| ·颜色测量方法简介 | 第15-17页 |
| ·色度学表色系统简介 | 第17-20页 |
| ·木材颜色的定量测量与计算 | 第20-22页 |
| ·木材的变色 | 第22-37页 |
| ·木材的变色因素 | 第22-23页 |
| ·木材变色的类型 | 第23-32页 |
| ·常见木材变色特征及其原因 | 第32-35页 |
| ·木材变色的研究现状 | 第35-37页 |
| ·木材的诱发变色 | 第37-3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8-40页 |
| ·目的意义 | 第38-3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9-4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 2 三角枫木材性质及干燥特性 | 第42-52页 |
| ·构造 | 第42-44页 |
| ·试件制备 | 第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页 |
| ·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 ·密度及干缩性 | 第44-47页 |
| ·试材 | 第44-45页 |
| ·测试方法 | 第45-46页 |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 ·干燥特性及干燥基准 | 第47-52页 |
| ·干燥特性 | 第47-49页 |
| ·干燥基准 | 第49-52页 |
| 3 三角枫变色机理的研究 | 第52-69页 |
| ·三角枫变色现象分析 | 第52-54页 |
| ·三角枫变色现象 | 第52-53页 |
| ·三角枫变色分析 | 第53-54页 |
| ·试材和实验条件 | 第54页 |
| ·试材条件 | 第54页 |
| ·实验条件 | 第54页 |
| ·三角枫成分的测试分析 | 第54-61页 |
| ·三角枫浸提物的定量测试 | 第55-57页 |
| ·三角枫浸提物的定性测试 | 第57-61页 |
| ·不同温、湿度对三角枫木材变色的影响 | 第61-62页 |
| ·试材 | 第61页 |
| ·试验过程 | 第61-62页 |
| ·结果分析 | 第62页 |
| ·变色试样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62-65页 |
| ·试材制备 | 第63页 |
| ·试验方法 | 第63页 |
| ·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 ·三角枫变色机理分析 | 第65-67页 |
| ·小结 | 第67-69页 |
| 4 三角枫在干燥过程中诱发变色条件与机理的研究 | 第69-91页 |
| ·概述 | 第69页 |
| ·试材和实验条件 | 第69-70页 |
| ·试材条件 | 第69-70页 |
| ·实验条件 | 第70页 |
| ·实验过程与分析 | 第70-89页 |
| ·干燥过程中三角枫诱发变色条件的确定 | 第70-75页 |
| ·三角枫诱发变色红外光谱分析 | 第75-79页 |
| ·三角枫诱发变色扫描电镜分析 | 第79-82页 |
| ·三角枫诱发变色视觉物理参数分析 | 第82-89页 |
| ·小结 | 第89-91页 |
| 5 三角枫诱发变色干燥工艺初探 | 第91-112页 |
| ·概述 | 第91页 |
| ·试材和实验条件 | 第91-92页 |
| ·试材条件 | 第91-92页 |
| ·实验条件 | 第92页 |
| ·不同干燥工艺三角枫木材的诱发变色过程 | 第92-100页 |
| ·常规干燥工艺三角枫诱发变色过程 | 第92-95页 |
| ·高温预热处理干燥工艺三角枫诱发变色过程 | 第95-97页 |
| ·高温汽蒸预处理干燥工艺三角枫诱发变色过程 | 第97-99页 |
| ·小结 | 第99-100页 |
| ·三角枫在干燥过程中化学试剂诱发变色初探 | 第100-104页 |
| ·概述 | 第100-101页 |
| ·化学试剂的选取 | 第101页 |
| ·试材浸泡时间的确定 | 第101-102页 |
| ·试验方法 | 第10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4页 |
| ·三角枫在干燥过程中诱发变色力学强度分析 | 第104-109页 |
| ·概述 | 第104页 |
| ·试验方法 | 第104-10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06-109页 |
| ·小节 | 第109-112页 |
| 6 结论 | 第112-116页 |
| ·主要结论 | 第112-114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 ·建议与讨论 | 第115-116页 |
| 附图 | 第116-117页 |
| 参考文献表 | 第117-123页 |
| 个人简介 | 第123-124页 |
| 导师简介 | 第124-126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126-127页 |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