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论 | 第1-18页 |
·从重大比赛看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表现 | 第9-10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假设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研究假设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与本研究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13-18页 |
·优势项目 | 第13-14页 |
·风险 | 第14-16页 |
·风险的定义 | 第14-15页 |
·风险的特征 | 第15页 |
·风险的种类 | 第15-16页 |
·风险管理 | 第16-17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8-21页 |
·调查对象 | 第18-20页 |
·问卷调查方式 | 第20-21页 |
·问卷的主要内容 | 第21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21-22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22页 |
·统计处理法 | 第22页 |
·个案研究法 | 第22-23页 |
3 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 | 第23-43页 |
·风险识别的理论与方法概述 | 第23-24页 |
·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 | 第23页 |
·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 | 第23页 |
·风险识别的主要特点 | 第23-24页 |
·影响竞赛成绩因素与运动员参赛风险源 | 第24-26页 |
·影响运动员竞赛成绩的因素 | 第24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源 | 第24-26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 | 第26-40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工具 | 第26-40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40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问题的讨论 | 第40-42页 |
·建构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历史资料库的问题 | 第40-41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 第41页 |
·编制《运动员参赛风险检查表》的重要意义与思考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4 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 | 第43-84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 第43-45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45-76页 |
·我国射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45-50页 |
·采用列表排序法对我国射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45-48页 |
·运用帕累托方法对我国射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48-49页 |
·我国射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个案 | 第49-50页 |
·我国体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50-54页 |
·采用列表排序法对我国体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50-52页 |
·运用帕累托方法对我国体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52-53页 |
·我国体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个案 | 第53-54页 |
·我国跳水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54-58页 |
·采用列表排序法对我国跳水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54-57页 |
·运用帕累托方法对我国跳水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57页 |
·我国跳水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个案 | 第57-58页 |
·我国举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58-62页 |
·采用列表排序法对我国举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58-61页 |
·我国举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个案 | 第61-62页 |
·我国乒乓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62-66页 |
·采用列表排序法对我国乒乓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62-65页 |
·我国乒乓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个案 | 第65-66页 |
·我国羽毛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66-72页 |
·采用列表排序法对我国羽毛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66-70页 |
·运用帕累托分析对我国羽毛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70-71页 |
·我国羽毛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个案 | 第71-72页 |
·我国短道速滑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72-76页 |
·采用列表排序法对我国短道速滑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 | 第72-75页 |
·我国短道速滑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个案 | 第75-76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问题讨论 | 第76-83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意义、价值与方法择定 | 第76-77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项群特征 | 第77-80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水平的确定与风险警示问题 | 第80-82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的影响因素问题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5 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 | 第84-108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的实践 | 第84-101页 |
·我国射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 | 第84-87页 |
·我国射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部分典型事件分析 | 第84-85页 |
·我国射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 | 第85-87页 |
·我国体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 | 第87-89页 |
·我国体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部分典型事件分析 | 第87-88页 |
·我国体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 | 第88-89页 |
·我国跳水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 | 第89-91页 |
·我国跳水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部分典型事件分析 | 第89-90页 |
·我国跳水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 | 第90-91页 |
·我国举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 | 第91-93页 |
·我国举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部分典型事件分析 | 第91-92页 |
·我国举重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 | 第92-93页 |
·我国乒乓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 | 第93-97页 |
·我国乒乓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部分典型事件分析 | 第93-94页 |
·我国乒乓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 | 第94-97页 |
·我国羽毛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 | 第97-99页 |
·我国羽毛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部分典型事件分析 | 第97-98页 |
·我国羽毛球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 | 第98-99页 |
·我国短道速滑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 | 第99-101页 |
·我国短道速滑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部分典型事件分析 | 第99-100页 |
·我国短道速滑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 | 第100-101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的理论思考 | 第101-107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的主要原则 | 第101-102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策略与风险教育 | 第102-104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 | 第102-104页 |
·运动员参赛风险教育的实践 | 第104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的项群特征 | 第104-105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应对参赛风险的大赛前准备 | 第105-107页 |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应对参赛风险的大赛前准备的提出 | 第105-106页 |
·我国优势项目运动员应对参赛风险的大赛前准备的主要程序 | 第106-107页 |
·我国优势项目运动员应对参赛风险的大赛前准备的基本内容 | 第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6 结论 | 第108-110页 |
7 致谢 | 第110-111页 |
8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附件 1:《运动员参赛风险检查表》(教练员用) | 第114-122页 |
附件 2:《运动员参赛风险评估表》(教练员用) | 第122-124页 |
附件 3:《运动员参赛风险问题调查问卷》 | 第124-125页 |
附件 4:我国优势项目运动员参赛风险典型事件与应对措施 | 第125-133页 |
附件 5: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