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第11页
   ·土壤污染的危害第11-13页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第11-12页
     ·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第12页
     ·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第12页
     ·土壤污染导致其它环境问题第12-13页
     ·“化学定时炸弹”概念的提出第13页
   ·土壤污染的特点第13-14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第14-15页
     ·大气中重金属的沉降第14页
     ·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的使用第14页
     ·污泥施肥第14页
     ·污水灌溉第14页
     ·含有重金属的废弃物的堆积第14-15页
     ·金属矿山的酸性废水污染第15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学特性第15页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第15-17页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第15-16页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存在形态第16页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第16-17页
   ·常见的重金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第17-18页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第18-20页
第2章 化学修复技术的方法和原理第20-30页
   ·化学萃取技术第20-25页
     ·方法和原理第20-21页
     ·研究进展第21-24页
     ·影响化学萃取修复的主要因素第24-25页
   ·化学改良技术第25-30页
     ·方法和原理第25-26页
     ·研究进展第26-30页
第3章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30-33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30-33页
     ·实验Ⅰ第30页
     ·实验Ⅱ第30-32页
     ·实验Ⅲ第32-33页
第4章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理化性质分析第33-48页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第33-34页
     ·土壤样品的采集第33页
     ·土壤样品的制备第33-34页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第34-48页
     ·土壤的含水率(%)的测定第34-35页
     ·土壤的饱和含水率(%)的测定第35页
     ·土壤pH值(H_2O)的测定第35页
     ·土壤的密度的测定第35-36页
     ·土壤的容重的测定第36页
     ·土壤孔隙率的测定第36-37页
     ·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第37-38页
     ·土壤烧失量的测定第38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第38-39页
     ·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测定(GB7863-87)第39-42页
     ·土壤中Pb和Cd含量的全量分析法第42-44页
     ·土壤中Cu和Zn含量的全量分析法第44-45页
     ·土壤中Mn含量的全量分析法第45-46页
     ·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的测定第46-48页
第5章 化学萃取技术影响因素分析第48-53页
   ·材料和方法第48-49页
     ·实验土样第48页
     ·土样中重金属全量分析第48页
     ·化学萃取实验第48-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2页
     ·实验中重金属的去除效率第49-52页
   ·结论第52-53页
第6章 湘潭锰矿污染土壤化学萃取修复研究第53-59页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土壤样品的制备第53页
     ·土样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全量分析第53页
     ·化学萃取实验第53-54页
   ·结果和讨论第54-57页
     ·土壤理化性质第54-55页
     ·土样中重金属含量第55-56页
     ·实验中重金属的去除率第56-57页
   ·结论第57-59页
第7章 化学萃取技术的一些相关模型第59-64页
   ·萃取概念模型的建立-以HCl对土壤Pb的萃取为例第60-62页
   ·萃取过程中一些独立参数的估算方法第62-64页
     ·金属元素的水力扩散系数第62页
     ·金属元素在土壤颗粒中的有效毛孔扩散系数第62页
     ·金属元素在土壤颗粒中的膜迁移系数第62-64页
第8章 腐殖质运用于土壤改良的研究第64-72页
   ·材料和方法第64-66页
     ·实验用腐殖酸的提取第64-65页
     ·实验土样第65-66页
     ·重金属存在形态的测定第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70页
     ·土样的理化性质第66页
     ·腐殖酸对土壤中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第66-68页
     ·对污染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影响第68-70页
   ·结论第70-72页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72-75页
   ·结论第72-73页
   ·研究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纤维/羟基磷灰石骨植入复合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