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农业试验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中心论文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创新研究--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为例

第一章 导论第1-13页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的目的第10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1.2 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1.2.1 研究思路第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二章 制度创新的基本理论第13-16页
 2.1 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第13-14页
 2.2 农业发展的诱致性创新理论第14页
 2.3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第14-16页
第三章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理论第16-21页
 3.1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般分析第16-18页
  3.1.1 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第16-17页
  3.1.2 农业科技推广及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第17-18页
 3.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第18-21页
  3.2.1 农业科技推广对制度的特殊需求第18页
  3.2.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第18-20页
  3.2.3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变迁的历史路径依赖第20-21页
第四章 全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践第21-29页
 4.1 全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本清况第21-24页
  4.1.1 全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分类第21-22页
  4.1.2 全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经费情况第22页
  4.1.3 世界各国重视农业科技推广的原由分析第22-23页
  4.1.4 全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的一般趋势第23-24页
 4.2 部分国家和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模式第24-29页
  4.2.1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践第24-26页
  4.2.2 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践第26-27页
  4.2.3 我国台湾省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践第27-29页
第五章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9-35页
 5.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回顾及现状第29页
 5.2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本特征第29-31页
  5.2.1 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举办主体和投资主体以政府为主,非政府推广为辅第30页
  5.2.2 农业科技推广涉及的政府管理部门多,力量较为分散第30-31页
  5.2.3 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第31页
  5.2.4 推广工作以技术推广为主,注重生产性服务第31页
  5.2.5 推广对象以小农户为主第31页
 5.3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1-35页
  5.3.1 现行科技推广体系条块分割第32页
  5.3.2 科研人员、主管领导、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在技术需求的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第32页
  5.3.3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第32-33页
  5.3.4 重科研,轻推广第33页
  5.3.5 基层组织建设滞后,缺乏与广大农户密切结合的有效方式第33-35页
第六章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创新的分析第35-46页
 6.1 杨凌示范区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背景第35-36页
 6.2 杨凌示范区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政策举措第36-38页
  6.2.1 政府的政策支撑第36-37页
  6.2.2 积极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教体制改革第37页
  6.2.3 积极打造杨凌农高会的平台第37-38页
 6.3 杨凌示范区推广体系创新的具体模式第38-42页
  6.3.1 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示范基地为主的项目模式第38页
  6.3.2 农业专家大院的混合模式第38-39页
  6.3.3 “村校共建”模式第39-40页
  6.3.4 以“乾兴模式”为代表的咨询服务模式第40-41页
  6.3.5 “企业+科技人员+农户”的产业化推广模式第41页
  6.3.6 协会推广模式第41-42页
 6.4 杨凌示范区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基本判断(绩效评价)第42-43页
 6.5 杨凌示范区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理论分析第43-46页
第七章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分析和政策建议第46-52页
 7.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变迁的总体分析第46-47页
  7.1.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制度需求分析第46页
  7.1.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关系第46-47页
 7.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中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第47-48页
 7.3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政策建议第48-52页
  7.3.1 确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密切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第48页
  7.3.2 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第48-50页
  7.3.3 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基层组织的建设第50页
  7.3.4 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主体的多元化,优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第50页
  7.3.5 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管理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第50-52页
附表1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校教育成本管理研究
下一篇:益心饮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保护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