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基于Shape From Shading、shape from texture及小波技术的纹理分割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第1-9页 |
·引言 | 第7-8页 |
·作者的主要工作 | 第8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8-9页 |
第二章 纹理分割方法回顾 | 第9-17页 |
·纹理的种类 | 第9-10页 |
·确定性纹理和随机性纹理 | 第9页 |
·人工纹理和自然纹理 | 第9-10页 |
·粗纹理和细纹理 | 第10页 |
·纹理的分析 | 第10-11页 |
·统计方法 | 第11-14页 |
·灰度共生矩阵法 | 第11-12页 |
·纹理模型法 | 第12页 |
·滤波能量测量法 | 第12页 |
·图像灰度梯度方向矩阵法 | 第12-13页 |
·灰度级行程长 | 第13页 |
·自相关函数法 | 第13-14页 |
·图像正交变换方法 | 第14页 |
·结构方法 | 第14页 |
·数学形态法 | 第14页 |
·基于图的语法结构分析 | 第14页 |
·空间一频率域法 | 第14-16页 |
·Wigner分布 | 第15页 |
·高斯差分法 | 第15页 |
·多通道滤波器 | 第15-16页 |
·小波变换法 | 第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光照参数估计 | 第17-29页 |
·Pentland的光照参数估计方法 | 第17-19页 |
·Lee&Rosenfeild方法 | 第19-21页 |
·Zheng&Chellappa的方法 | 第21-23页 |
·Weinshall的方法 | 第23-24页 |
·实验结果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第24-28页 |
·实验一 | 第24-25页 |
·实验二 | 第25-26页 |
·实验三 | 第26-27页 |
·实验四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阴影和纹理恢复的特征提取 | 第29-40页 |
·由阴影恢复形状 | 第29-35页 |
·原始算法——特征带法 | 第30页 |
·局部方法 | 第30-32页 |
·全局方法 | 第32-33页 |
·生殖方法 | 第33-35页 |
·基于由阴影恢复形状的特征提取 | 第35页 |
·由纹理恢复形状 | 第35-39页 |
·影响SFT的因素 | 第35-36页 |
·特征法 | 第36页 |
·收敛线法 | 第36-37页 |
·基于阴影恢复形状的纹理特征提取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一种新的纹理分割方法 | 第40-65页 |
·光照参数估计 | 第41-42页 |
·基于小波的纹理特征提取 | 第42-44页 |
·基于SFS的纹理特征提取 | 第44页 |
·基于SFT的纹理特征提取 | 第44页 |
·宏纹理抽取 | 第44-45页 |
·模糊聚类算法 | 第45-56页 |
·模糊子集和隶属函数 | 第45-46页 |
·有监督的模糊聚类算法 | 第46-47页 |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 第47-51页 |
·最大似然估计聚类 | 第51-52页 |
·空间约束 | 第52-55页 |
·松驰过程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 | 第56-64页 |
·实验一 | 第56-58页 |
·实验二 | 第58-60页 |
·实验三 | 第60-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声明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