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 | 第1-7页 |
摘 要 | 第7-8页 |
Abstracts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杂种优势 | 第12-15页 |
·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 第12-14页 |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 第14-15页 |
·杂种优势群 | 第15-18页 |
·杂种优势群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 | 第17-18页 |
·开发我国玉米育种的杂种优势群 | 第18页 |
·研究玉米杂种优势群的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系谱分析 | 第19页 |
·形态指标法 | 第19页 |
·数量遗传学方法 | 第19-20页 |
·生化标记法 | 第20-21页 |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杂种优势群划分中的应用 | 第21-26页 |
·分子标记 | 第21-24页 |
·分子标记技术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 第24-26页 |
·杂种优势预测 | 第26-28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8-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0-34页 |
·供试自交系 | 第30-32页 |
·SSR引物 | 第32-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7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和检测 | 第34-35页 |
·SSR标记分析 | 第35-37页 |
·实验数据处理(Marilyn Warburton和Jose Crossa, | 第37-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1页 |
·SSR分子标记分析 | 第39-41页 |
·99份自交系的类群划分 | 第41-44页 |
·东北春玉米区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划分 | 第44-46页 |
·使用的分子标记数量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 第46-51页 |
4 讨 论 | 第51-55页 |
·SSR标记的引物及材料选择 | 第51页 |
·东北春玉米产区杂种优势利用 | 第51-52页 |
·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群 | 第52-54页 |
·下一步研究建议 | 第54-55页 |
5 结 论 | 第55-56页 |
附 录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