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一、 前言 | 第7-14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 名辞术语的界定 | 第10-14页 |
二、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简要回顾 | 第14-18页 |
(一) 1949年~1966年的学校体育思想 | 第14-15页 |
(二) 1966年~1976年时期的学校体育思想 | 第15-18页 |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18-49页 |
(一) 学校体育的全面恢复时期(1976.10~1982.8) | 第18-24页 |
1 政治、文化、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 第18-19页 |
2 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恢复 | 第19-20页 |
3 “增强体质”为主的学校体育思想的确立 | 第20-24页 |
(二) 学校体育改革的开始时期(1982.9-1985.4) | 第24-28页 |
1 教育改革的背景 | 第25页 |
2 学校体育思想身、心二维体育观的形成 | 第25-28页 |
(三) 学校体育改革展开时期(1985.5-1992) | 第28-38页 |
1 教育改革的背景 | 第28-29页 |
2 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学校体育观的确立 | 第29-38页 |
(四) 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时期(1992.10-1997.9年) | 第38-45页 |
1 教育改革的背景 | 第39页 |
2 学校体育思想的反思与深入发展 | 第39-45页 |
(五) 学校体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期(1997.10~) | 第45-49页 |
1 教育改革的背景 | 第45-46页 |
2 人文体育观的确立 | 第46-49页 |
四、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成就和问题 | 第49-59页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思想的成就 | 第49-50页 |
1 对学校体育功能、目标的认识逐步趋于全面 | 第49页 |
2 基本确立了人文体育观的主导地位 | 第49页 |
3 形成了多种学术观点共存的良好态势 | 第49-50页 |
4 体育教学基本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 第50页 |
5 初步构建了多功能目标的学校体育思想的实践体系 | 第50页 |
(二) 学校体育思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9页 |
1 指导学校体育实践并不成功 | 第50-52页 |
2 学校体育思想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 第52-55页 |
3 影响学校体育思想健康发展的症结 | 第55-59页 |
五、 结论 | 第59-60页 |
六、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