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РЕФЕРАТ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7页 |
(一) 合作学习的定义 | 第15-16页 |
(二) 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四、 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五、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第17-18页 |
六、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注释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一、 社会心理学 | 第20-22页 |
(一) 社会互赖理论 | 第20-21页 |
(二) 群际接触理论 | 第21页 |
(三) 选择理论 | 第21-22页 |
二、 认知心理学 | 第22-23页 |
(一) 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二) 认知细化理论 | 第23页 |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页 |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23-25页 |
(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23-24页 |
(二) 罗杰斯学生中心理论 | 第24-25页 |
注释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及中职学校俄语教学特色分析 | 第26-35页 |
一、 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遍特点及心理问题分析 | 第26-30页 |
(一)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分析 | 第26-28页 |
(二) 中职学校学生的普遍特点 | 第28-29页 |
(三) 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 第29-30页 |
二、中职学校俄语专业教学特色分析 | 第30-34页 |
(一) 中职学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第30-33页 |
(二) 中职学校俄语专业课程目标分析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 | 第35-44页 |
一、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 第35-38页 |
(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 第35页 |
(二) 有助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发展 | 第35-36页 |
(三) 有助于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第36页 |
(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 | 第36-37页 |
(五)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第37页 |
(六) 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 第37-38页 |
(七)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 第38页 |
(八) 有助于减缓学生的焦虑心理 | 第38页 |
二、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第38-43页 |
(一) 选择适合中职学校俄语教学的学习模式 | 第38-40页 |
(二) 构建适合中职生特点的合作学习小组 | 第40-41页 |
(三)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 第41-42页 |
(四) 建立高效的合作学习课堂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 第44-49页 |
一、 调查的对象、目的及问卷的设计 | 第44-45页 |
(一) 调查对象 | 第44页 |
(二) 调查目的 | 第44页 |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44-45页 |
二、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一) 教师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二) 学生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第六章 中职俄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9-56页 |
一、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一) 分组的不科学,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 | 第49页 |
(二) 冷场或过于喧闹,学生合作无效果 | 第49-50页 |
(三) 学生层次不同,缺乏合作意识 | 第50页 |
(四) 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 | 第50页 |
(五) 组内成员分工不到位,合作效果不佳 | 第50-51页 |
(六) 教师思维固定化,扼杀学生思想火花 | 第51页 |
(七) 教师评价不全面 | 第51页 |
二、 合作学习在中职学校俄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对策和措施 | 第51-55页 |
(一) 教师方面 | 第51-53页 |
(二) 学生方面 | 第53页 |
(三) 合作学习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53-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