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其重要意义 | 第12-15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重要意义 | 第13-15页 |
·国有资产监控的国内外现状 | 第15-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论文总体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 企业内部国有资产监控的理论研究 | 第23-27页 |
·产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页 |
·会计控制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国有资产监控的理论深化 | 第24-25页 |
·企业内部国有资产监控的要素 | 第25-27页 |
3 企业内部国有资产监控的手段 | 第27-42页 |
·股东大会(股东会) | 第28-30页 |
·加强股东大会的参与 | 第28-29页 |
·保护股东的权利 | 第29-30页 |
·董事会 | 第30-33页 |
·调整董事会人员及结构 | 第30-32页 |
·加强董事会的职责 | 第32-33页 |
·监事会 | 第33-36页 |
·监事会存在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加强监事会的职能作用 | 第34-36页 |
·经营者 | 第36-38页 |
·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 第36-37页 |
·经营者的约束机制 | 第37-38页 |
·新、老三会的协调 | 第38-39页 |
·内部职工股的引入和规范 | 第39-40页 |
·内部职工股的作用 | 第39页 |
·内部职工股的规范管理 | 第39-40页 |
·广泛加强企业内部素质教育 | 第40-42页 |
4 企业内部国有资产监控的方法 | 第42-70页 |
·企业财务监控模型 | 第43-48页 |
·企业财务监控指标体系 | 第43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3-44页 |
·指标含义 | 第44-46页 |
·指标因子与企业部门的联系 | 第46-48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8-67页 |
·专家意见法(特尔菲法) | 第48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8-51页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51-67页 |
·企业财务预警监控 | 第67-70页 |
·企业财务等级状况的界定 | 第67页 |
·企业财务监控的实施 | 第67-68页 |
·建立奖励制度 | 第68页 |
·财务监控体系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68-70页 |
5 假设检验 | 第70-77页 |
·企业数据的计算 | 第70页 |
·企业2002年上半年重要事项 | 第70页 |
·对企业的监控分析 | 第70-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A 沈阳市某企业98、99、00、01年年报及2002年中报数据 | 第83-85页 |
附录B 专家意见调查表 | 第85-9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