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埕岛油田馆上段精细油藏描述

0 前言第1-12页
   ·立题依据第8-9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第9页
   ·取得的成果第9-10页
   ·达到的目标第10-12页
1 地层模型研究第12-14页
   ·地层层序第12页
   ·地层划分第12-14页
2 构造模型研究第14-21页
   ·构造形态第14-15页
   ·断裂系统第15页
   ·开发区断裂系统再认识第15页
   ·微构造研究第15-21页
3 沉积相研究第21-32页
   ·沉积相分析第21-27页
   ·沉积微相分析第27-29页
     ·沉积微相的类型及划分标准第27-28页
     ·主力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第28-29页
   ·不同沉积微相带特征分析第29-32页
     ·微相岩性特征第29-30页
     ·微相物性特征第30页
     ·微相开发特征第30-32页
4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第32-45页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第32-39页
     ·层内非均质性第32-34页
     ·层间非均质性第34-36页
     ·平面非均质性第36-38页
     ·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第38页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评价第38-39页
   ·微观非均质性特征第39-45页
5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第45-48页
   ·斜井制作合成记录的标定技术第45-46页
   ·正演技术第46-48页
6 储层参数研究及储量计算第48-61页
   ·盐水泥浆侵入对电阻率影响及校正方法研究第48-51页
     ·泥浆侵入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现象分析第48-49页
     ·电阻率校正方法研究第49-51页
   ·原始含油饱和度解释研究第51-54页
   ·孔隙度解释研究第54-55页
   ·渗透率解释研究第55-56页
   ·储量计算及结果分析第56-55页
     ·有效厚度划分第56-55页
   ·渗透率解释研究第55-56页
   ·储量计算及结果分析第56-61页
     ·有效厚度划分第56页
     ·含油面积圈定第56-57页
     ·储量计算结果第57页
     ·储量评价第57-59页
     ·储量构成分析第59-61页
7 油水系统、油藏类型研究第61-66页
   ·流体性质第61-64页
     ·流体性质特征第61-62页
     ·流体性质分布规律第62-63页
     ·流体性质对产能的影响第63-64页
   ·油水系统第64页
   ·油藏综合评价第64-66页
     ·油藏综合评价标准第64-65页
     ·馆上段各小层综合评价第65页
     ·油藏类型第65-66页
8 三维地质模型设计第66-68页
9 结论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莓~(15)N吸收利用特性及氮对果实成熟生理进程的影响
下一篇:《抱朴子外篇》与葛洪的文学观念及其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