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演讲”场景之于当代革命文学 | 第8-17页 |
一 “演讲”产生的前提 | 第8-11页 |
二 “演讲”场景中话语体现的权力内涵 | 第11-14页 |
三 演讲话语的能指性修辞方式 | 第14-15页 |
四 演讲者场景中男性形象突兀的背后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诉苦”场景之于当代革命文学 | 第17-34页 |
一 “诉苦”叙述模式的建立基础 | 第18-22页 |
二 革命者的组织及宣传技法 | 第22-26页 |
三 “诉苦者”的仪式化表演及心理转化 | 第26-32页 |
四 斗争会:意义的交接点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战场”场景之于当代革命文学 | 第34-42页 |
一 “意义”产生的基础:“镜式本质”与“大叙事” | 第34-35页 |
二 “意义”的体现 | 第35-40页 |
三 主旋律的背后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