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台湾历史的特殊性及本题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 第1-8页 |
一、 日本殖民统治对战后台湾社会的政治影响 | 第8-29页 |
(一) 日本殖民者的两岸隔绝政策 | 第9-12页 |
1. 经济割绝政策 | 第9-10页 |
2. 政治割绝政策 | 第10-11页 |
(1) 特别法制下的总督独裁 | 第10页 |
(2) 暗无天日的警察王国 | 第10-11页 |
(3) 封建制度式的保甲制度 | 第11页 |
3. 文化割绝 | 第11-12页 |
(1) 文学艺术割绝 | 第11-12页 |
(2) 宗教民俗割绝 | 第12页 |
(二) 日本殖民者的拉拢“怀柔”政策与“皇民化政策” | 第12-17页 |
1. 对于“顺民”、汉奸、大家族势力给予优惠政策 | 第13-14页 |
2. 笼络台湾的知识分子 | 第14-15页 |
3. “皇民化”政策 | 第15-17页 |
(三) 台湾人的弃儿心态产生及后果 | 第17-20页 |
1. 弃儿心态产生的原因 | 第17-19页 |
2. 弃儿心态的后果 | 第19-20页 |
(四) 台湾政坛的“畸形果” | 第20-29页 |
1. “台独”分子的“皇民”情结 | 第20-22页 |
2. “台独”分子的“皇国史观” | 第22-23页 |
3. “台独”媚日思潮的蔓延 | 第23页 |
4. “台独”势力挟洋自重 | 第23-29页 |
二、 日本殖民统治对战后台湾的经济影响 | 第29-33页 |
(一) 1895年前的台湾经济 | 第29页 |
(二) 日据时代台湾工业的发展 | 第29-31页 |
(三) 战后台湾经济的对日依赖性 | 第31-33页 |
三、 日本殖民统治对战后台湾的文化影响 | 第33-42页 |
(一) 日据时代的生活习惯 | 第34页 |
(二) 日据时代的语言概念 | 第34-36页 |
(三) 日据时代的社会心态 | 第36-41页 |
(四) 台湾社会的“失忆”现象 | 第41-42页 |
四、 台湾社会需要殖民主义批判 | 第42-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