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创视频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以优酷网325个网络原创视频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6-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概念界定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研究方案 | 第14-18页 |
2 网络原创视频的创作概貌 | 第18-31页 |
·创作内容分析 | 第18-26页 |
·创作方式分析 | 第26-29页 |
·创作群体分析 | 第29-31页 |
3 与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距离的青年文化 | 第31-44页 |
·反抗的日常形式—吐槽式的讽刺文化 | 第31-37页 |
案例分析·之一:“后春晚”的解构与狂欢 | 第33-34页 |
案例分析·之二:恶搞时代的公益吐槽 | 第34-37页 |
·草根的自我展示—“炫耀”式的个性文化 | 第37-44页 |
案例分析·之三:独立微电影《夏日时光》的文化解读 | 第39-41页 |
案例分析·之四:草根的“技术抵抗” | 第41-44页 |
4 积极向商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靠拢的青年文化 | 第44-51页 |
·商业文化的渗透—品牌营销的工具 | 第44-47页 |
·官方机构的收编—主流文化的宣传 | 第47-51页 |
5 网络原创视频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和建构 | 第51-63页 |
·抵抗:产生·弱化·发展 | 第51-55页 |
·产生:社会问题的象征性解决 | 第51-52页 |
·弱化:娱乐消解反叛 | 第52-53页 |
·发展:网络的抵抗资本 | 第53页 |
案例分析·之五:以娱乐的名义推广英语 | 第53-55页 |
·个性:展示·泯灭·坚持 | 第55-63页 |
·展示:身份认同的渴望 | 第55-56页 |
·泯灭:商业和意识形态的收编 | 第56-57页 |
·坚持:网络文化的推动 | 第57-58页 |
案例分析·之六:广告微电影——商业与艺术的合谋 | 第58-59页 |
案例分析·之七:土豆映像节——草根与主流的共舞 | 第59-63页 |
6 结语 | 第63-65页 |
注释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82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82-83页 |
后记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