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及难点 | 第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论文可能遇到的难点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有关政治沟通的研究 | 第10-12页 |
·有关政治参与的研究 | 第12-13页 |
·有关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 | 第13-15页 |
·有关网络舆论(网络民意)的研究 | 第15-16页 |
·内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章节内容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政治沟通 | 第18页 |
·网络问政 | 第18-21页 |
2 广东网络问政形态研究 | 第21-28页 |
·表现形式 | 第21-25页 |
·网络问政平台 | 第21-22页 |
·政务微博 | 第22-25页 |
·传播效果 | 第25-27页 |
·常态下的传播效果 | 第25-26页 |
·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效果 | 第26-27页 |
·运作机制 | 第27-28页 |
3 广州市民网络问政情况研究 | 第28-34页 |
·被调查者网络使用情况 | 第28-29页 |
·被访者网龄及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均较长 | 第28-29页 |
·被访者关注国际局势及国家重大政策出台但参与度低 | 第29页 |
·被访者网络问政态度 | 第29-32页 |
·被访者参政议政愿望强烈 | 第29-30页 |
·对政府开办网络问政平台关注意愿强烈 | 第30-31页 |
·被访者倾向网上公开手段表达情绪 | 第31-32页 |
·公民网络问政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现实制度所提供的途径有限:半数被访者不满意目前提供的参政议政途径 | 第32页 |
·网络本身不能直接提高公众问政兴趣:过半被访者认为网上言论对政府决策影响不大 | 第32-33页 |
·网络问政制度仍需完善:三成被访者认为制度不完善是网络政治参与最大问题 | 第33-34页 |
4 公共政策事件中的网络问政研究 | 第34-44页 |
·网络民意表达 | 第35-37页 |
·网络为公众讨论提供平台 | 第35-37页 |
·民意在网络上的形成过程 | 第37页 |
·传统媒体作为事件推动者 | 第37-41页 |
·政府回应 | 第41-44页 |
·党报在网络时代的宣传攻略变化 | 第41页 |
·政府发言人形象在政治沟通中的重要性 | 第41-42页 |
·专家知识系统向公众开放的必要性 | 第42-44页 |
5 网络问政兴起原因、助推力量及对策 | 第44-50页 |
·创新扩散理论 | 第44-45页 |
·创新扩散优先次序 | 第45-46页 |
·助推力量:市场机制 | 第46-48页 |
·完善网络民主之对策 | 第48-50页 |
6 走向与再思考 | 第50-53页 |
注释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2页 |
参与课题研究 | 第62-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