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 棉花体细胞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1 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胚胎发生的因素 | 第9-10页 |
1.2 再生能力的遗传研究 | 第10页 |
1.3 胚胎发生的生化机制 | 第10-11页 |
2.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2.1 体细胞无性系的细胞学变异 | 第11页 |
2.2 体细胞无性系的DNA分子水平变异 | 第11-12页 |
2.3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作物品种改良 | 第12-13页 |
3. 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3.1 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类 | 第13-17页 |
3.2 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点 | 第17页 |
3.3 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实质 | 第17-18页 |
3.4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前景 | 第18-19页 |
二、 引言 | 第19-20页 |
三、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1. 材料 | 第20-21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1.2 主要仪器及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2.1 体细胞培养 | 第21-22页 |
2.2 愈伤组织蛋白质的SDS-PAGE | 第22-23页 |
2.3 棉花再生过程中的变异 | 第23-25页 |
四、 结果与分析 | 第25-35页 |
1. 体细胞培养再生体系的改良 | 第25-28页 |
1.1 不同激素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 | 第25-26页 |
1.2 不同品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6页 |
1.3 继代培养时间对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发生及再生能力的影响 | 第26页 |
1.4 NAA对悬浮培养的影响 | 第26-27页 |
1.5 不同处理方式对生根的影响 | 第27-28页 |
2. 愈伤组织蛋白质的SDS-PAGE | 第28-29页 |
3. 棉花再生过程中的变异 | 第29-35页 |
3.1 体胚苗变异 | 第29-31页 |
3.1.1 体胚苗的异类型 | 第29-31页 |
3.1.2 不同培养时间对体胚苗变异的影响 | 第31页 |
3.2 再生植株的变异 | 第31-32页 |
3.2.1 再生植株的变异特征 | 第31-32页 |
3.2.2 不同培养时间对再生植株变异的影响 | 第32页 |
3.3 野生型与畸形苗的显微结构比较 | 第32-35页 |
3.3.1 野生型的茎端结构 | 第32-33页 |
3.3.2 不同类型畸形苗的茎端结构及与野生型的差异 | 第33-35页 |
五、 讨论 | 第35-39页 |
1. 继代培养时间 | 第35页 |
2. 品种间体细胞胚胎发生差异及其再生能力的遗传 | 第35-36页 |
3. 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差异比较 | 第36页 |
4. 继代培养时间对体胚苗及再生植株变异的影响 | 第36-37页 |
5. 植物胚胎发育模式建成 | 第37-39页 |
六、 小结 | 第39-40页 |
七、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八、 致谢 | 第44-45页 |
九、 缩略词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