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4页 |
1.1 开放式的色彩管理 | 第9-12页 |
1.2 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 第12-14页 |
1.2.1 课题的目的 | 第12-13页 |
1.2.2 课题任务 | 第13-14页 |
2 基本理论知识 | 第14-22页 |
2.1 颜色形成 | 第14页 |
2.2 标准光源 | 第14-16页 |
2.2.1 色温(Color Temperature) | 第14-15页 |
2.2.2 CIE标准光源(CIE standard source) | 第15-16页 |
2.3 基本色空间 | 第16-20页 |
2.3.1 RGB色空间(RGB Color Space) | 第16页 |
2.3.2 CMY色空间(CMY Color Space) | 第16-17页 |
2.3.3 CIEXYZ标准色空间(CIEXYZ standard color Spaces) | 第17-18页 |
2.3.4 CIELAB标准色空间(CIELAB standard color Space) | 第18-20页 |
2.4 颜色复制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4.1 输出设备对复制颜色的影响 | 第20页 |
2.4.2 油墨对复制颜色的影响 | 第20-21页 |
2.4.3 纸张对复制颜色的影响 | 第21-22页 |
3 ICC标准简介 | 第22-33页 |
3.1 ICC特征描述文件Profile的一般格式 | 第22-30页 |
3.1.1 文件头 | 第22-29页 |
3.1.2 标签表 | 第29-30页 |
3.1.3 标签元素数据 | 第30页 |
3.2 基于ICC标准的输出设备Profile | 第30-33页 |
4 输出色靶及测量数据的研究 | 第33-42页 |
4.1 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 | 第33-35页 |
4.1.1 喷墨打印机的基本结构与喷墨原理 | 第33-35页 |
4.1.2 喷墨打印机的基本参数 | 第35页 |
4.1.3 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35页 |
4.2 输出设备的ICC特征描述文件Profile的标准色靶 | 第35-38页 |
4.3 测量数据分析 | 第38-42页 |
4.3.1 数据的输出 | 第38-39页 |
4.3.2 数据测量 | 第39-40页 |
4.3.3 测量数据分析 | 第40-42页 |
5 模型算法的研究及其实现 | 第42-85页 |
5.1 处理模型的结构 | 第42-49页 |
5.1.1 彩色输出设备的特征描述文件Profile所使用的必需标签 | 第42-45页 |
5.1.2 颜色信息的处理模型结构 | 第45-49页 |
5.2 算法的研究及其实现 | 第49-85页 |
5.2.1 算法的选取 | 第50-55页 |
5.2.2 Neugebauer方程算法 | 第55-73页 |
5.2.3 BP神经网络算法 | 第73-85页 |
6 算法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85-92页 |
6.1 Neugebauer方程算法的结果分析 | 第85-88页 |
6.1.1 从设备色空间到PCS色空间的转换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6.1.2 从PCS色空间到设备色空间的转换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6.2 神经网络算法的结果分析 | 第88-92页 |
6.2.1 从设备色空间到PCS色空间的转换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6.2.2 从PCS色空间到设备色空间的转换结果分析 | 第89-92页 |
7 软件设计及评价 | 第92-106页 |
7.1 ICC Profile生成器 | 第92-95页 |
7.1.1 数据读取模块 | 第92页 |
7.1.2 转换模块 | 第92页 |
7.1.3 生成特征描述文件模块 | 第92-95页 |
7.2 特征描述文件的使用及软件的评价 | 第95-106页 |
7.2.1 特征描述文件的使用 | 第95页 |
7.2.2 软件的评价 | 第95-106页 |
结束语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附录1: 标准数据及测量数据分析 | 第112-119页 |
附录2: 软件测试数据分析 | 第119-136页 |
附录3: 软件测试输出色块图 | 第136-140页 |
附录4: 特征描述文件使用效果图例 | 第140-141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