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景区旅游形象策划及促销——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为例

0 前言第1-6页
1 旅游形象策划概论第6-9页
 1.1 形象问题的普遍性第6-7页
  1.1.1 认知、形象与行为的普遍关系第6页
  1.1.2 形象的突显与形象时代的来临第6-7页
 1.2 旅游形象及形象策划的含义第7页
  1.2.1 旅游形象的含义第7页
  1.2.2 旅游形象策划的含义第7页
 1.3 旅游形象策划的特性与功能第7-9页
  1.3.1 旅游形象策划的特性第7-8页
   1.3.1.1 主观性第7页
   1.3.1.2 系统性第7页
   1.3.1.3 区域性第7-8页
   1.3.1.4 稳定性第8页
   1.3.1.5 战略性第8页
  1.3.2 旅游形象策划的功能第8-9页
   1.3.2.1 增强旅游地的凝聚力第8页
   1.3.2.2 增强旅游地的集聚力第8页
   1.3.2.3 增强旅游地的扩散力第8-9页
2 旅游形象策划方法第9-19页
 2.1 旅游形象调查第9-10页
 2.2 旅游地形象定位与口号设计第10-12页
  2.2.1 定位理论及其意义第10页
  2.2.2 形象定位的方法第10-11页
  2.2.3 口号设计第11-12页
 2.3 旅游地形象设计第12-14页
  2.3.1 人—地感知形象设计第12-13页
  2.3.2 人—人感知形象设计第13-14页
   2.3.2.1 人—人感知形象设计的分类第13页
   2.3.2.2 服务行为形象设计第13页
   2.3.2.3 居民形象第13-14页
   2.3.2.4 其他旅游者行为第14页
 2.4 节庆活动——旅游地形象设计的整合第14-16页
 2.5 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第16-18页
  2.5.1 形象广告策略第16页
  2.5.2 公共关系策略第16-17页
  2.5.3 网络传播策略第17页
  2.5.4 市场促销策略第17-18页
 2.6 旅游形象策划流程图第18-19页
3 什刹海风景区旅游形象策划及促销第19-30页
 3.1 什刹海风景区旅游形象策划的基础—地理文脉分析第19页
  3.1.1 环境区位条件第19页
  3.1.2 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第19页
 3.2 什刹海景区旅游形象现状调查分析第19-21页
  3.2.1 调查结果分析第20-21页
   3.2.1.1 国内游客对什刹海的形象认知第20页
   3.2.1.2 国际游客对什刹海的形象认知第20-21页
  3.2.2 对什刹海的总体评价第21页
 3.3 什刹海景区旅游形象定位与口号设计第21-22页
  3.3.1 形象定位第21-22页
  3.3.2 口号设计第22页
  3.3.3 旅游产品形象第22页
 3.4 什刹海旅游形象策划要素的设计第22-27页
  3.4.1 人—地感知形象设计第22-26页
   3.4.1.1 视觉景观形象第22-25页
   3.4.1.2 视觉符号识别系统第25-26页
  3.4.2 几个需注意的问题第26页
  3.4.3 人—人感知形象设计第26-27页
   3.4.3.1 服务行为形象第26-27页
   3.4.3.2 居民形象第27页
 3.5 什刹海旅游形象传播策略第27-30页
  3.5.1 旅游节事活动——旅游形象的整体促销第27-28页
  3.5.2 形象传播策略第28-30页
英文摘要第30-31页
附录1 什刹海区位图第31-32页
附录2 什刹海景区图第32-33页
附录3 什刹海部分景点图片第33-36页
附录4 什刹海旅游形象游客调查表第36-38页
附录5 图表索引第38-39页
参考资料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2,IL-4,IL-10,IFN-γ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论汽车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加入WTO后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