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中国金融专利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引言第10-27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中国金融专利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第12-20页
     ·对影响金融专利发展的宏观经济因素研究第12-16页
     ·对影响金融专利发展的微观企业因素研究第16-20页
   ·数据来源和检索方法第20-22页
     ·数据来源第20页
     ·筛选原则第20-22页
   ·研究思路、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第22-27页
     ·研究思路和框架安排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25页
     ·可能的创新第25-27页
第1章 中国金融专利的结构特征:历史经验分析第27-34页
   ·行业金融专利的申请人结构特征第27-28页
   ·金融专利的行业结构特征第28-29页
   ·中国金融专利的创新性特征第29-31页
   ·中国金融专利的微观企业特征分析第31-34页
第2章 中国金融专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宏观视角第34-42页
   ·制度因素第34-37页
     ·美国有关商业方法专利方面的具体情况第34-35页
     ·中国对商业方法实施专利保护的立法进程第35-36页
     ·中美金融专利制度因素比较分析第36-37页
   ·技术因素第37-38页
   ·知识外溢和知识吸收效应第38-42页
     ·平稳性检验第38-39页
     ·对TFP、AFP和JFP序列的协整检验第39-42页
第3章 中国金融专利宏观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第42-48页
   ·对所选择控制变量的说明第42-44页
   ·对数序列线性回归模型的说明第44页
   ·回归结果分析第44-46页
   ·对回归结果中被剔除的变量的解释第46-48页
第4章 中国金融专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微观视角第48-53页
   ·产权结构与金融专利申请活动第48-49页
   ·公司治理与金融专利申请活动第49-50页
   ·市场结构与金融专利申请活动第50-51页
   ·公司规模与金融专利申请活动第51-52页
   ·创新能力和金融专利申请活动第52-53页
第5章 中国金融专利微观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第53-63页
   ·对回归模型的说明第53-55页
     ·模型形式的判定和选择第53-54页
     ·对模型的检验第54-55页
   ·负二项式模型的形式与参数估计第55-60页
     ·对实证模型中解释变量的解释第56-58页
     ·负二项式模型的估计结果第58-60页
   ·对负二项计数模型估计结果的解释第60-63页
     ·对估计结果中显著变量的解释第61-62页
     ·对回归结果中被剔除的变量的解释第62-63页
第6章 中美日金融专利发展比较分析:国际视角第63-71页
   ·中美日三国金融专利总体发展特征第63-64页
   ·专利申请人行业分布特征第64-66页
   ·专利申请者国别特征第66-67页
   ·中美日金融业专利创新性特征第67-68页
   ·中美日三国主要金融专利申请公司构成比较第68-71页
第7章 中美日三国金融专利知识溢出效应:经验分析第71-79页
   ·中美日金融专利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第71-74页
     ·美国金融专利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第71-72页
     ·中国金融专利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第72-73页
     ·日本金融专利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第73-74页
   ·对中美日金融专利序列的Granger检验第74-76页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76-79页
第8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第79-83页
   ·主要结论第79-80页
   ·政策建议第80-83页
注释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后记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领域运维服务项目界面管理
下一篇:上海市民营医疗机构现状分析与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