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高蜡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制及降凝机理探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2页
 §1 文献综述第7-18页
   ·背景意义第7-8页
   ·国内外历史概况第8-10页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化合物种类第10-13页
   ·作用机理第13-15页
   ·机理研究的实验仪器及方法第15-17页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发展趋势第17-18页
 §2 本论文研究概况第18-22页
   ·新型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理论开发依据第18-19页
   ·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第19-22页
第二章 柴油流动性改进剂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第22-33页
 §1 序言第22-23页
 §2 柴油流动性改进剂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第23-32页
   ·柴油的组成和性质对降凝效果的影响第23-25页
   ·降凝剂结构和性质对降凝效果的影响第25-28页
   ·加剂处理过程对降虑效果的影响第28-30页
   ·复配作用对降凝效果的影响第30-32页
 §3 降凝剂与柴油的配伍规律第32-33页
第三章 柴油流动性改进剂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3-51页
 §1 单体的合成第33-39页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33-34页
   ·实验内容第34-37页
   ·酯化产物的表征第37-39页
   ·结论第39页
 §2 聚合物的合成第39-51页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40-41页
   ·实验内容第41-46页
   ·聚合物红外光谱(涂膜法)分析第46-50页
   ·结论第50-51页
第四章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效果评价第51-77页
 §1 柴油主要性质分析第51-54页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51-52页
   ·气相色谱法分析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及分布第52-53页
   ·柴油冷虑点测试第53-54页
   ·蜡晶形态观察第54页
 §2 柴油降凝剂的降虑效果测试第54-67页
   ·降凝剂结构和性质对降虑效果的影响第54-61页
   ·加剂处理过程对对降虑效果的影响第61-64页
   ·复配作用对降凝效果的影响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3 DFI 与柴油相互作用机理第67-77页
   ·柴油主要性质分析第68-69页
   ·DFI 结构性质分析第69-71页
   ·DFI 分子与正构烷烃的作用机理第71-76页
   ·结论第76-7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1 结论第77页
 §2 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附图第85-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油脂中脂肪酸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活性炭担载的杂多酸催化甘油脱水制丙烯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