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接入网的光纤化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接入网发展概述 | 第10-13页 |
·接入网的定义 | 第10-11页 |
·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 | 第11-12页 |
·接入网的业务 | 第12-13页 |
·主要接入网技术 | 第13-14页 |
·铜线接入 | 第13页 |
·光纤接入 | 第13-14页 |
·无线接入 | 第14页 |
·主流运营商的选择 | 第14-16页 |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 第16-1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2章 铜线接入技术与光纤接入技术 | 第20-34页 |
·铜线接入技术 | 第20-25页 |
·铜线电缆传输介质的分类 | 第20-21页 |
·铜线电缆的传输性能 | 第21-23页 |
·数字用户线(DSL)技术 | 第23-25页 |
·光纤接入技术 | 第25-30页 |
·光纤接入FTTx | 第26-28页 |
·光纤接入网的分类 | 第28-29页 |
·光纤接入的拓扑结构 | 第29-30页 |
·PON技术 | 第30-34页 |
·PON的拓扑结构 | 第30-31页 |
·PON技术的标准化 | 第31-34页 |
第3章 接入网升级技术研究 | 第34-43页 |
·升级技术提出的背景 | 第34-35页 |
·“光进铜退”技术实施要求 | 第35-38页 |
·“光进铜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相关设备 | 第38-43页 |
·EPON技术 | 第38-41页 |
·接入网关AG、综合接入设备IAD | 第41-43页 |
第4章 大连城域网光纤化技术研究 | 第43-51页 |
·大连城域网现状分析 | 第43-48页 |
·大连本地宽带城域网网络构架 | 第43-44页 |
·软交换体系构架 | 第44-46页 |
·IP承载网网络组织 | 第46-47页 |
·城域网与NGN承载网的对接 | 第4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大连城域网“光进铜退”技术方案研究 | 第48-51页 |
·“光进铜退”区域重新划分与设计 | 第48页 |
·“光进铜退”设计思路 | 第48-51页 |
第5章 大连城域网“光进铜退”技术方案实施研究 | 第51-60页 |
·“光进铜退”技术方案的实施研究 | 第51-54页 |
·“光进铜退”方案1 | 第51-52页 |
·“光进铜退”方案2 | 第52-53页 |
·“光进铜退”方案3 | 第53-54页 |
·“光进铜退”以及FTTH的实现举例 | 第54-60页 |
·“光进铜退”的设计实现 | 第54-56页 |
·光纤到户FTTH的设计实现 | 第56-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