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2.新时期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 ·民营企业的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 ·本论文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 ·关于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阐释 | 第19-20页 |
| ·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阐释 | 第20页 |
|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阐释 | 第20-21页 |
| ·关于以人为本的阐述 | 第21-22页 |
| 3.新时期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 第22-26页 |
| ·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22页 |
| ·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和谐企业的构建 | 第22-23页 |
| ·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 第23-24页 |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 | 第23-24页 |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民营企业战略创新 | 第24页 |
| ·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 第24-25页 |
| ·加强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 第25-26页 |
| 4.新时期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 第26-33页 |
| ·民营企业员工思想动态的基本特征 | 第26-27页 |
| ·民营企业员工的心理特点和生存状况 | 第26-27页 |
| ·民营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 | 第27页 |
|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 | 第27-31页 |
| ·观念落后 | 第28-29页 |
| ·工作机制不完善 | 第29页 |
| ·工作内容不丰富 | 第29-30页 |
| ·方式方法陈旧 | 第30页 |
| ·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薄弱 | 第30-31页 |
| ·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31-33页 |
| ·素质不高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其自身的工作认识模糊 | 第31页 |
| ·民营企业的非公有制性质决定了其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 第31-32页 |
| ·民营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 第32-33页 |
| 5.新时期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第33-47页 |
| ·更新观念, 积极探索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思路 | 第33-35页 |
| ·完善机制, 力葆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 第35-38页 |
| ·建立责任制 | 第35-36页 |
| ·建立评估机制 | 第36页 |
| ·建立保障机制 | 第36-37页 |
| ·重视渗透机制 | 第37-38页 |
| ·完善激励机制 | 第38页 |
| ·强化教育,着力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 第38-40页 |
|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第39页 |
|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 第39-40页 |
| ·强化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教育 | 第40页 |
| ·贴近职工,讲求适应民营企业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 第40-43页 |
| ·运用新方法 | 第41-42页 |
| ·运用新的载体 | 第42-43页 |
| ·健全组织,培养一批精干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 | 第43-47页 |
|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党组织 | 第43-45页 |
| ·加强民营企业工会建设 | 第45页 |
| ·加强民营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 第45-47页 |
| 6.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